中評社香港7月8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7日載文《廣州汽車限購令初顯弊端》,摘要如下:
廣州宣布汽車限購已有一周,這項政策引發的後遺症目前初顯苗頭,滬深兩市的汽車板塊股票近日出現整體大跌,廣州車行的生意則門可羅雀。業內人士分析,廣州限購政策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也將改變現有車市的生態環境,或挑戰汽車經銷商們的生存底線。
廣州自本月1日起限購汽車,把該市的中小客車限購額定為每年12萬輛,幾乎只是往年銷量的一半。在限購前夜,大批市民搶閘買車,廣州的各家汽車4S店(集汽車銷售、維修、配件和信息服務為一體的銷售店)一度呈現火爆搶購局面。
從政策的頒布到實施,廣州限購的緩衝期僅有三個小時。對於這項政策的匆忙出台,一些廣州市民大表不滿,指出這項公共決策涉及廣大民眾的利益,而政府並沒有經過聽證環節就直接發布,完全打亂了部分消費者的計劃。
目前,廣州還未公布限購搖號的管理規定與具體細則,當局表示將在7月底前另行制定發布,而本月內就暫停汽車的上牌過戶。
突如其來的限購令,不僅令消費者與業內人士措手不及,在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相關管理的準備不足。除了實施細則遲遲未能發布外,在操作細節上的不完善,也令部分消費者茫然無措。
為避免限購令後違規售車,廣州要求限購前已簽購車合同的車主,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新車公證。這令公證處成為廣州車市新政之下最繁忙的機構之一,而在此前,廣州汽車上牌無需進行公證,相關費用成為車主在新政之下需額外支付的部分。
由於公證細則沒有盡早出台,一些較早便已購車的車主不知所措。據廣州媒體報道說,在新政實施後的前幾日,對於哪些人群需要辦理公證,即使是公證人員也表示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