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9日電/美國《華爾街日報》7月7日載文《國企:美中關係的眼中釘》,摘要如下:
美中領導人本周齊聚華盛頓時,將不可避免談及國家資本主義的棘手問題。對美國而言,這已成為對華經濟關係的主導。這種獨特經濟模式的捍衛者稱,龐大的國企群是中國增長不可或缺的工具。而批評者通常對其真正如何運轉缺乏了解。
在中國以外,有關爭論受驅於兩種認知上的問題:首先,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國企的利潤和經濟統治力與日俱增。其次,其利潤和實力來自避開市場競爭並享受政府補貼及其他有利政策。
此類流行觀點似乎建立在誤解上。大多數中國國企並非腰纏萬貫並跨坐全球的巨神,而是眼界狹隘且表現不佳的公司。隨著北京對許多國企依賴的貸款降溫,真實狀況將愈加明朗。
所謂政府資金不斷流入令國企前景自2008年以來得到改善的說法,經不起推敲。其實,危機發生後的幾年,大多數國企表現乏善可陳。事實證明,在適應增速減緩方面,國企不如私企靈活。據統計,2008年以來中國國企的資產收益率僅為3%。2007年國企利潤在中國GDP中占比達6.6%,2008年以後一直在4%至5%之間徘徊。
儘管在公眾心目中,國企就是中石化等少數大型贏利企業,但大多數國企的規模和財務狀況與其相去甚遠。中國有10多萬家國企,大多受控於地方政府而非北京,亦不屬於能源和電信等戰略行業。國企的平均年收入不到4500萬美元,大多數的贏利水平甚至很難吸引北京紅利收繳者的注意。
此外,中國國企出於自身利益考慮而影響政府決策的能力往往被誇大。例如,國有能源企業或許對油氣開採享有壟斷權,但須以國家限價銷售產品。被賦予有利可圖的特許權的國企,還不得不忍受較低利潤以滿足政府的政治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