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確保土地承包權屬於農民家庭”、“讓農民成為體面職業”、“種糧有利可圖”。 |
中評社香港12月30日電/法國《歐洲時報》8月30日載文《中國農民:從弱勢到新貴》,摘要如下:
一年一度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近日召開,除了討論糧食安全、食品安全議題,更凸顯了最高當局“解放農民、賦權於農”的改革思路,“確保土地承包權屬於農民家庭”、“讓農民成為體面職業”、“種糧有利可圖”等提法,令一再錯過分享改革紅利的農民群體備感撫慰。
中國的農民被社會認為是“祖國最對不起的群體”,因為他們“貢獻最多,所得最少,受難最重”。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農民用小推車推出新政權,農業為工業現代化提供積累,農村拿低廉的農產品供養城裡人……國家強了,工業壯了,城裡人富了,可農民卻依舊是“貧窮弱勢”的代名詞。
想進城?可由於歷史原因的城鄉二元結構和戶籍制度,他們無法獲得城裡人的身份,只能成為候鳥般遷徙的農民工,城市永遠是異鄉,一畝三分地是最後的退守;繼續種地?可由於落後的設備和低廉的糧價,即便“多收了三五鬥”也是空歡喜,不值錢的農地被拋荒;與此同時,伴隨著城市的擴張,農民的土地被政府和開發商秘密交易,徵地強拆不斷上演,淚灑家園。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中國有兩類人,城裡人和鄉下人,前者是一等公民,而後者是二等公民,兩者在社會地位、富裕程度、公共服務、福利保障、教育資源、階層流動方面有天壤之別。從公民權利角度看,這顯然違背了公平公正平等原則;而從發展大局看,城鄉失衡、區域失衡是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積聚的民怨更對社會治理提出挑戰。
21世紀初,以取消農業稅和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為標誌,中國開始步入“工業反哺農業”時代,並不斷探索新的反哺方式。在當前新型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大背景下,如何盤活農民手裡的土地,使其不再僅僅是一種廉價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而是成為一種“錢景”可觀的增值資本呢?這正是中央醞釀實施的新一輪“土改”要解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