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
中評社香港4月23日電/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22日載文《習近平的演講令中國官員臉紅》,摘要如下:
幾天前,一位中國某市的市長頗為感慨地對我說:“聽這種演講,真是又過癮又慚愧!”他指的“這種演講”就是習近平主席最近在訪問歐洲諸國時的一系列對外講話。我們估且相信這位市長的話是出於真心,但他的感嘆是否具有代表性,卻很難說。因為在筆者看來,習近平主席的那些不同凡響的演講,以及在這些演講當中所包容的豐富內涵,對中國的許多官員來說,恐怕都是難以望其項背的。特別是對於那些多年以來說慣了官話套話,在大會小會上拉著長音哼哼唧唧、語速忽快忽慢,照稿宣講仍是磕磕巴巴錯字連篇的人來說,習近平主席很有特色(尤其是在出訪外國期間的)演講,足以使他們慚愧、使他們臉紅!
如果這些中共官員的責任意識還沒有麻木,內心還有幾分追求新知的銳勇之氣,我希望他們在聽了習的那些具有很高思想含量、很高文化含量的演講之後,不僅僅有感到羞愧的情感衝動,更應該有徹底更新和革除中國官場積習特別是文風“話”風的勇氣。
在這裡,筆者要特別言明一句,本人與多數中國公眾一樣並沒有、也從不奢望中國的官員在他們的講話中都有如習近平一樣的理論思維,都有同樣高屋建瓴的鋒芒與氣勢。要知道,官場中的摸爬滾打,權力場中的風刀霜劍早已把多數官員的思想鋒芒鈍化,把他們的精神棱角打磨得非常柔滑。但是,人們總還可以期望那些身居高位、比一般公眾有較多話語權的頭頭腦腦,在講話時能少一點千篇一律讓人昏昏欲睡的東西,多一點新鮮感、親切感和親和力吧。幾天前的一則新聞說,中國某省一位廳長下基層“指導工作”,到一戶人家泛泛問罷家中幾口人,收入多少,有無困難等幾個簡單問題後,竟僵在那裡,無言以對,不知再如何與這家人繼續交流下去。對諸如此類不會與公眾對話的領導人,中國老百姓早給他們這樣“畫像”:與困難群體說話,說不下去;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人們說話,被頂了回去。試想,一個地方一個部門的負責官員連與公眾對話的能力都喪失了,他又怎麼可能推動一省一市一縣乃至本部門的事業發展呢?
更有甚者,山西省呂梁市屬的交城縣委書記不但不會“說話”、不願“說話”,而且已經到了懶得講話的地步。為此,他索性把直接上級呂梁市委書記的講話稿拿來,除把稿中的第三人稱和地名做了小小改動外,其他均原封不動地在全縣大會上念了一遍。當網民發現蹊蹺對此置疑時,這位“縣太爺”竟把這等怪事給予了一個好名稱:“不走樣”!請想一想,如此懶政者、如此屍位素餐者,如此或泡在瑣屑事務裡、或把時光拋擲在觥籌交錯中的人,又怎麼會有改革的銳氣、崛起的勇氣和對事業的忠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