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甸縣龍頭鎮災區 |
中評社香港8月8日電/北京時間8月3日16時30分,雲南發生6.5級地震,系該省14年來最大地震。災區深處烏蒙山腹地的昭通魯甸,山區道路損毀、通信及電力中斷等問題殊為嚴重。從最初通報的遇難26人到目前的615人,數字增長之多出乎人們預料,也反映出這次地震災情之複雜和救災難度之高。
法國《歐洲時報》8月8日載文《魯甸抗災是對國家的一次考試》,文章說,中國的救災手段和機制經受住了又一次考驗。黃金72小時內,生命救治、物資投放、基建搶修、款項下撥、信息公開這五項重大事務全面展開且運作順暢。首批軍方應急救援隊伍攜設備在地震發生後10分鐘即奔赴災區,無人機等最新裝備也首次投入救災。國家救災應急響應啓動後,李克強總理飛赴災區察看災情,交通、電力、通訊、地質等職能機構響應迅速、各司其職,救災款項及時下撥,保險業界也主動介入。民間力量則在災後10小時內自發、有序馳援災區,較之以往不僅更為迅速,在專業性、設備和人力資源的配置上也均有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官方發布還是媒體播報,數據化、系統性客觀信息在比例上有所提升,這種理性務實先於感性表達的思維在寶貴的搶救階段中頗可稱道。
自2008年以來相繼經歷了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等強震災害考驗,中國積累了更加豐富的抗災救援和危機管理經驗。政府、軍隊與社會力量多方銜接,呈現更成熟高效的計劃動員、協調管理水平,體現出一個國家整體治理體系與能力的進步。
隨著黃金72小時內的緊急性搶救階段完成,救災行動重點轉向災民安置、次生災害防控、物資籌調發放和對災情的進一步收集。災情還在不斷變化,尚有一系列難題擺在眼前。譬如為保障人員救治生命綫,災區實行嚴格的交通管制,部分社會捐獻物資可能還存在配送不夠合理及時的問題,並受到一些質疑。“救災部隊渾水煮面”真假新聞事件,則讓媒體在迅速發展的救援響應面前暴露出遲鈍僵化的一面。這些現象都說明進步了的救災能力為社會各界力量深度參與提供了可能,反過來這些力量也在催促系統管控的效率、合理性持續升級,應該看到良性循環正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