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轉向消費型經濟任重路遠 |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中國領導層承諾要增加消費,這似乎很堅定。自2008至2009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家庭消費一直穩步增長,2013年達3.15萬億美元。看起來,中國家庭消費的增速令人滿意。
日本《外交學者》8月8日載文《中國消費量:停留於此?》,文章說,中國大多數家庭每年收入在600美元至1.6萬美元之間,但人口中所占比例雖小卻不斷增長的一部分人(麥肯錫稱之為“主流”消費者)的收入超過該數量。這些主流消費者大多數相對年輕,且住在大城市中心。這些消費者經常尋找更高檔的名牌產品,購買能展現他們地位或個性的商品。沒那麼富有的消費者則尋找質好價優的非奢侈品。
中國的消費繁榮走得更遠。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有些人甚至從網上購買大部分東西。據估計,網購現在占總零售支出的10%。越來越多的網絡購物者購買外國產品,這種行為如此流行,以至於有了一個外號“海淘”。
中國領導層鼓勵消費,零售場所逐步擴張。世邦魏理仕地產咨詢服務公司表示,2014年有3900萬平方米新購物中心空間在建。很多地區將消費融入城市規劃。例如,中國東部城市青島計劃成為奢侈品購物中心,中國中部城市重慶計劃在未來兩年建造130萬平方米的新購物場所。
不過,一些趨勢阻礙了消費整體上漲以及零售場所建設。其中包括對腐敗的打擊,這阻止了中國官員購買奢侈品自用或作為禮品贈送,以及零售中心建成後空置。是什麼造成了這些趨勢?它們會不會影響我們最近幾個月看到的積極消費者支出模式?
首先,打擊官員購買奢侈品影響了消費。酒類製造商帝亞吉歐報告稱,在截至6月30日的財政年度中,銷售額下降了4.44億美元。帝亞吉歐是受到中國反腐運動影響的衆多奢侈品公司之一。但與此同時,中國主流消費者越來越意識到並對購買奢侈品牌感興趣。盡管反腐運動在短期內削弱了奢侈品消費,但從長期看高端消費不太可能受到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