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BBC的一個抽樣調查說,近6成英國民眾認為“奧運會與我無關”。依著英國人喜歡反諷、憤世嫉俗的特點,這個調查結果數字,我一點也不覺得意外。5月初我去倫敦,看到全世界聞名的牛津街上掛滿了米字旗,傍晚時分趁著藍天白雲夕陽晚霞,分外美麗,我猜這些Union Jack多半是為了慶祝女王登基鑽禧而掛起來的。如果硬要在奧運會和女王之間做個選擇,以女王為代表的王室對英國人的吸引力比奧運會更大一些。
5月去倫敦,因為工作需要去了兩趟倫敦東部的奧運場館。場館尚未竣工,不對外開放,只在附近的小土坡上修了個微型觀景公園供參觀者遠遠看幾眼。我登上小公園,看見三五遊客——一看就是我這樣的外國人——在拍照留念,毫無中國人民對北京奧運會的熱情。據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的數據,北京奧運場館的兩大標誌性建築鳥巢和水立方已成為北京最火爆的旅遊景點之一,2009年五一小長假的日均客流量超過了故宮和長城,創造了二戰以來歷屆奧運城市主要標誌性場館最好的經營業績。
在觀景台上看倫敦奧運新地標安賽樂米塔爾軌道塔,倒真不覺得如之前英國民意調查結果說的“像糾纏的腸子一樣惡心”,或許是在北京天天上下班都要路過、看到軌道塔設計者的另一作品“大褲衩”,對戲劇性的免疫力大大提高了吧。
我問每一個我見到的倫敦人,攝影師、藝術總監、時裝助理、奧運會志願者、茶葉店老闆、出租車司機、酒店服務生、印度餐廳的侍者……作為住在倫敦的居民,你關心奧運會嗎?他們說,嗯,倫敦主辦奧運會是一種榮耀啊!畢竟世界上只有倫敦主辦過三次奧運會!再問:你會留在倫敦看奧運會嗎?服務行業的人(多為移民)答非所問,夏天是倫敦的旅遊旺季,也是賺錢的旺季;律師、藝術總監等中產階級說,比賽應該很精彩,但我個人沒興趣。如果要說奧運會與我有關的話,那就是讓我出行更困難了,我會躲開。
今年的倫敦奧運會,有調查說1/4的被調查倫敦市民表示要出國“避運”,預計將有400萬人離開英國去度假。我發現,凡有需要“舉國歡慶”的事件,很多英國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躲開”。去年威廉王子大婚之前,我去倫敦採訪,被採訪者也是這麼說。我想,這大概是因為英國是個“聯合王國”的緣故吧。
按中國式思維,奧運會是激發民族自豪感,彰顯國家實力的盛事。放到英國,奧運會顯示的該是不列顛王國的國家精神吧?英國人大概都會笑出來——我們這個國家至今連國慶日都沒有,何談“國家精神”?雖然聯合王國在1707年就成立了,但不列顛公民從來沒有思考過“英國化”的問題,更沒有形成統一的身份意識,至今涇渭分明地稱呼自己為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或愛爾蘭人。2007年有個調查顯示,40%的英格蘭人首先認為自己是英格蘭人,其次才是英國人。遇到重大活動,他們多數人會揮舞自己“國家”的“國旗”,而不是米字旗。2007年7月5日戈登•布朗任英國首相之前,英國有一項關於懸掛國旗時間限制的規定,政府部門的建築物上一年之內僅有18天可以懸掛國旗,這個天數是根據公共事務的數量決定的,其餘時間不能升掛國旗。
布朗搬進唐寧街10號後宣佈,他廢除了這項“荒唐”的規定,認為英國公眾應該加強國民意識,視米字旗為不列顛的象徵,並大加贊嘆美國人的國家自豪感,極為讚賞美國人把星條旗飄揚在自家後院里的行為。現任首相卡梅倫也曾在演講中舉了美國的例子,說,不同種族的美國人都會在星條旗下進行效忠宣誓並感到自豪,還有獨立日和感恩節這樣體現美國價值觀的全國性假日。他特別提到,英國迫切需要找到比“美國價值觀”更有歸屬感、自信心、自豪感的“英國公民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