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停電火車被迫停駛﹐乘客被困車上 |
德里及印度北部停電的那天,我正在班加羅爾的家裡,這座城市幸運地未受波及。這讓我想起了我在加爾各答上學的日子,當時(上世紀80年代)加爾各答以頻頻停電而臭名遠揚。每天停電8至10小時是家常便飯。晚上電扇會停轉,而氣溫高達38攝氏度,空氣濕度達90%,這意味著,來電之前根本沒法睡覺。我們就聚在室外,扎堆兒聊天,或向校園旁的高速公路走去,而不是像通常一樣在原地幹等來電。高速公路邊的Dhaba(印度公路旁邊的餐館——譯者注)通宵供應茶水(以及一些更帶勁兒的飲品)。
即便到了現在,很多村莊每天也只有4至6個小時有電,有些村莊甚至仍不通電。當時作為學生的我是電扇一停轉就醒過來,而農民則是燈一亮就起床,好抓住有電的時機使用管井灌溉莊稼。
印度人早已習慣了不穩定的電力供應;但近期的停電比較特殊,其規模和影響比較驚人。印度的28個邦中有21個遭遇長時間停電。約6億印度人受到影響。目前尚不清楚大停電的原因。今年的季風帶來的降雨偏少,天氣比往年同期更加炎熱乾燥,結果富人的空調使用量增加,農民也更加依賴管井。個別邦急於滿足本邦居民的需求,從印度國家電網(National Grid)汲取了超出其配額的電量。《印度教徒報》(The Hindu)報道稱,北方邦、旁遮普邦、拉賈斯坦邦、哈裡亞納邦和北阿坎德邦全都“無視中央電力監管委員會(Central Electricity Regulatory Commission)要求遵守電網紀律、停止過度用電的強烈警告”。
在這種短期的政治層面的喪失信心背後,隱藏著一種較長期的機構層面的衰敗。上世紀90年代,傑出的能源科學家A K N 雷迪(A.K.N. Reddy)提出了一項解決印度能源危機的戰略。這項戰略的重點是減少偷電和配電損失(估計占電力總消耗量的30%至40%),升級輸電和終端使用技術,並讓專家來管理國家電力委員會(State Electricity Board)。但這些建議無人重視。過時的技術沒有得到替換。政治干預和腐敗依然存在。
印度北方大停電的同一天,印度南方一列火車的部分轉向架起火。40名乘客遇難。雖然這起事故在西方媒體中報道得較少,但它同樣反映出那些對於社會福祉至關重要的國營機構的失靈。每年有數億名印度人乘坐火車。火車對於工作和家庭生活而言不可或缺,印度農民工走出家鄉尋找第一份工作和返回家鄉都要乘坐火車。
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印度鐵路系統發生218起事故,導致約500人喪生。連續幾任鐵道部長均無視安全和技術現代化,只喜歡往自己的邦和選區多開設幾趟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