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從明年起,中央企業將向政府繳納國有資本收益。中國國有企業不向政府分紅的歷史,亦將宣告結束。
中新社報道,作為預算主管部門的財政部介紹說,今年,中國將對中央監管企業進行試點,即對這部分企業二00六年實現的國有資本收益進行收取,並且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政府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國有資本收益,並對所得收益進行分配而發生的各項收支預算,是政府預算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今日解釋說,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不是簡單的從國有企業中拿走一部分利潤,也不是所謂的“抽肥補瘦”,而是通過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鼓勵先進、鞭策後進,完善對國有企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國有企業有義務上交紅利
這位負責人表示,國有企業、國有股權是國家投資形成的,國家作為投資者理應收取投資收益。國有企業向國家上交利潤是其應盡的義務。
計劃經濟時期,國有企業需按規定向國家上繳利潤。一九九四年中國進行稅制改革,考慮到當時企業承擔的離退休職工費用等歷史包袱沉重,作為階段性措施,政府暫停了向企業收繳利潤。企業應上繳的利潤,全部留在企業,用於其改革和發展。
近年來,在支持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方面,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企業歷史包袱基本解決。去年,中國國有企業實現利潤達一萬兩千多億元人民幣,稅後利潤達六千多億元。國有企業從總體上已經走出困境,步入了正常發展的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