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川縣城災後重建選址與規劃五個備選方案 |
|
五方案對比簡表 |
中評社香港6月23日電/據內地媒體報道北川新址已確定爲“安昌東南兩公里”,對此,新華網引述北川重建工作委員會書記左代富說,北川新址尚未確定,目前仍在做規劃論證。
《財經》報道,《北川縣城“5·12”特大地震災後重建選址與規劃研究》(下稱《研究》)近日完成,推薦安昌東南選址作爲北川新縣城的選址方案,這一選擇方案目前已初步獲得綿陽市政府方面的認可。目前行政區劃調整主要爭議在於是否撤併安縣。
在汶川大地震中幾乎被徹底摧毀的北川縣城,已成爲一段充滿悲情的歷史;而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新北川縣城將在安縣安昌鎮東南方向兩公里處重新崛起。
重建規劃研究編寫完成
《財經》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北川縣城“5·12”特大地震災後重建選址與規劃研究》(下稱《研究》)日前已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抗震救災規劃工作組、綿陽市規劃局、中共北川縣委員會、北川縣人民政府、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以及武漢勘測設計研究所共同編寫完成。
《研究》對安昌東南、擂鼓鎮、永安鎮、安昌鎮、桑棗鎮五個選址方案進行論證和比對後,最終推薦了安昌東南選址作爲北川新縣城的選址方案,而這一選擇方案目前已初步獲得綿陽市政府方面的認可。
少量可用之地已建鄉鎮
1952年,出於防備匪患等考慮,北川縣城由原來的治城搬遷至當時人口僅爲500多人的曲山鎮,幷一直持續至今。曲山鎮處於兩條活動斷裂交會處,且長期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威脅,最終在這次地震中遭遇滅頂之災。鑒於地震之後治理難度極大,地質條件已决定了北川縣城無法就地重建。
但是,即便是在整個北川縣轄區內,適宜建設縣城的選址也極度匱乏。《研究》指出,北川縣全境皆山,北川全縣域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土地面積僅佔全縣的10%。僅有的少量適宜城鎮建設的河穀平壩地區,也已經幾乎全部被已有的鄉鎮佔用。
因此,在五個備選方案中,安昌東南、永安鎮、安昌鎮、桑棗鎮均位於安縣轄區內,只有擂鼓鎮位於北川縣境東南部。雖然該鎮北距縣城曲山12公里,南距綿陽市區51公里,是北川縣域通往安縣、綿陽市的南大門,不過,《研究》認爲,擂鼓鎮“空間較爲局促,條件一般”。
另外四方案各有特色
至於另外四個備選方案,則各有特色。
安昌東南方案位於安昌鎮東南方向約2公里處,幷與黃土鎮接壤。北距原北川縣城33公里,南距綿陽市區約32公里。這里“地勢平坦開闊,周邊群山低丘環抱,自然景色怡人”。
永安鎮方案則位於安縣北部,與北川縣接壤,北距擂鼓鎮約13公里,南距安昌鎮約6公里。如果北川新縣城選址於此,則可依托永安鎮鎮區及其周邊農村居民點用地進行發展,且這里7.5平方公里較開闊的用地範圍,可爲新北川縣城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這里也被認爲是地質災害易發區,《研究》認爲“在此用地需慎重考慮”。
桑棗鎮方案在安縣中部,川西北地區淺丘平壩區,緊鄰西北側的中山深穀區。東距安昌鎮18公里。這里“8.94平方公里的用地範圍,地勢開闊,條件稍好,但交通通達性與安昌東南選址相比之下,稍顯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