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馬政府上台,兩岸原有的緊張關係明顯舒緩,但也有不少人擔心,台美、台日關係始終混沌不明。這種觀察並非空穴來風。
聯合晚報今天發表社論指出,台美關係的指標即是軍售,儘管目前看來奧運過後將有一批對台軍售,但內容與數量仍不明朗,王金平目前訪美也脫離不了此一議題。而台日關係的指標即是駐日代表人選,從許世楷辭職後,到現在人選都還未定。不管是台方找人有困難,或日方對特定人選有意見,都頗令人關心。
關於駐日人選,媒體曾點名若干人,結果至今難產,據傳和當事人的意願有關。但另一方面,與日本打交道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談判時,日本人很少會直接說“不”,卻可能透過曲折方式表達拒絕之意。臺灣駐日代表一職至今空缺中,到底出於什麼玄機?實應儘快尋求定案。
社論續指出,駐日代表人選,本來就是外交使節中的“異數”,考慮因素高度複雜。日本政壇對使節人選不全是看外在條件,還要看輩分、看關係。老國民黨時代,駐日代表多是大老級的,如張群、馬樹禮、馬紀壯等,一定是與層峰最接近的親信。李登輝本身就是“知日派”,關係可以自己抓。民進黨執政年代,則改從旅日的獨盟系統中找人選。不論怎麼操作,“輩分”與“人脈”絕對是優先考量。特別是日方對馬英九的保釣背景本來就有疑慮,聯合號事件的擦槍走火更添曲折,故馬英九盱衡人選格外需要全面考量,不能再出意外。
從這個角度看,也不難發現,在失去政權八年後,國民黨對日工作人才正面臨嚴重斷層。老實說,外交關係以獲取實質利益為最高原則,馬政府或也不必太拘泥意識形態。舉例而言,上一任駐美代表吳釗燮獲得的評價不差;駐日的許世楷雖屬獨派,但日本對台灣觀光客免簽證、承認台灣駕照等“實惠”,都在其手中完成,是多年來難得的成就,可見人才不分藍綠。外交領域本應是馬英九的強項,但哈佛博士對日本關係的深奧度未必能全盤掌握,應更“老謀深算”一些,從駐日代表開始選對人才,以維持住近年來好不容易有所增長的台日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