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馬英九承認“六三三”跳票,而搶救股市的良方也僅維持了一日行情。上任百日以來,政府政策都是說得漂亮,推動起來事與願違,弄得民眾信心全失。
聯合報今天發表署名文章指出,推動政策不僅要有長遠藍圖,執行上要做到步步到位,不是隨便喊一喊就能奏效。
首先,以兩岸直航及陸客來台為例。民進黨把大陸客當洪水猛獸,嚴禁來台;馬政府大舉開放,指望“陸資救台灣”,但陸客來台還是只能團進團出,來客意興闌珊,結果生意與業者的期待大相逕庭。台灣不好好自救,陸資怎麼救台灣?
其次,馬政府大力鼓吹清廉節儉,搞得很誇張卻走了味。就職典禮上,“總統”、高官及夫人們的打扮彷彿在“比舊”;而一句“不收花籃”,搞得花農、花店淒慘無比。新政府規定送禮不得超過五百元,好水果都快要爛在攤上;農民辛苦種水果,只值那麼點錢嗎?更別說馬英九請“國賓”吃鐵路便當、台中市長請外賓吃火鍋,弄得臺灣一副窮相。現在政府要鼓勵“擴大內需”,但把內需搞到這麼冷的,不正是政府自己嗎?
新“內閣”找了當年的老臣和資深學者入列,結果前朝老臣未跟上瞬息萬變的世界經濟,學者則發現現實跟書本上描述的模型不同,都快掛了。政府要抑制通膨、鼓勵消費,卻只能提出修房子、強迫麵包降價等措施,真是不食人間煙火。民眾連百貨公司都不去了,車子也不買,哪有心情修房子?“經濟部”以小麥降價為由強迫麵粉業者馬上降價,完全不顧時間差、不考量其他成本因素;請問,業者怎麼可能賠本賣?業者抵死不從,政府政策只能自打嘴巴了。
在野八年期間,看到扁政府“治國”的窘態,國民黨難道沒想過自己執政要怎麼扭轉乾坤嗎?一百天以來,政府盡在枝微末節上打轉,忽而亂花錢搞擴大內需,一下又想控制物價,結果什麼都沒做好,這跟地方爭相辦花燈展覽、卻不想治水的心態有何不同?
上面沒政策,下面怎麼能有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