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世界銀行發表的中國經濟季報預測,受全球信貸危機衝加上國內地產業持續疲軟,中國2009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將由2008年的9.4%放緩至7.5%左右,而明年淨出口對GDP增速的貢獻為負1%。
新快報報道,世界銀行北京代表處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中預測,明年中國GDP預增7.5%,這將成為1990年之後最低的GDP增速,當年增速為3.8%,與1999年7.6%的增速相近。此前,世界銀行6月份時預測國內明年GDP增長率9.2%。世界銀行對於本月中國政府出台的4萬億元人民幣經濟刺激方案表示歡迎,並預計中國明年經濟增長的一半將來自於政府相關支出的貢獻。報告又預期,明年出口實際增速僅為3.5%,遠低於今年的11%。
世行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表示,和半年前相比,出口行業陷入困境和地產業低迷已影響到整個經濟,他對民營領域投資的態度更為明顯地不樂觀。“中國未來六個月將面臨困難。”他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並稱鋼鐵和水泥在內的重工業已顯著放緩。世行預計,明年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料僅將同比上漲2%,而2008年料為6.5%。高路易指出,隨著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壓力已經消退。高路易預期,中國政府仍存有很大的空間和需要去實施更具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
新華網報道,世界銀行25日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預測,200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約為7.5%,其中一半以上的增長將來自政府主導性支出。
世界銀行在6月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中,曾作出2009年中國GDP增長9.2%的預測。
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杜大偉說,全球經濟正面臨艱難時期,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出現衰退,並將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產生影響。他表示,當前任何關於2009年經濟增長的預測都充滿不確定性,因為目前的國際金融經濟環境是不確定的。
在最新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中,世界銀行預測,由於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擴大,2009年全球經濟的增長將進一步大幅減緩至1%左右,下滑幅度遠遠高於2008年,並直到2010年才會複蘇。
世界銀行預測全球GDP的年增長率將從2007年的4.1%降至2008年的3.0%。全球實際進口貿易增長將從2007年的7.4%降至2008年的5.8%,而2009年將會出現自1982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
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說,國際金融和經濟動蕩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到目前為止還處在可控範圍之內,但預計將會加深。
報告分析說,中國的金融體系相對隔離於國際金融市場,因此可以避免受到直接衝擊。實體經濟方面,由於新興市場的需求直到最近仍較旺盛,而且中國憑借強勁競爭力提高了國際市場份額,出口總體增長仍較為有力。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進一步擴大,由此引起的風險規避意識上升和去杠杆化過程將會造成銀根的收緊,從而影響包括新興市場國家在內的許多國家的經濟活動和市場需求。報告預計2009年中國出口增長將會降低,但市場份額會繼續上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
報告稱,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已經從2007年的高位下滑。隨著原材料價格的大幅走低,通貨膨脹風險已不再令人擔憂。
統計數字顯示,10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4.0%,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自5月份以來,中國CPI同比漲幅已連續6個月回落。
報告指出,中國政府當前出台了一系列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措施,這些措施很多都著眼於長期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並意味著更高的政府主導性支出將在2009年經濟增長中發揮關鍵作用。
“中國目前可以做的最大貢獻是保持經濟增長,並開放進口市場。”杜大偉說。他表示,世界銀行集團正在和中國探討有效途徑,以幫助受危機影響的發展中國家,但目前仍處於探討的初期階段。
世界銀行報告認為,中國政府出台的經濟刺激政策為中國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供了良機。報告建議,中國應利用一攬子刺激政策的機會推出更多的結構調整措施:包括能源和資源定價機制,醫療和教育,社會保障,金融改革,以及制度改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