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3日電/3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鄭必堅表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當代中國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的根本要求,勢必將集中到進一步解放“三個力”上來:創新活力,創業活力,還有承受、抵禦和應對巨大風險的能力和活力。
新華社報道,鄭必堅表示,二十一世紀頭二十年中國生產力發展的任務就是基本實現工業化。即: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走出一條包括農村工業化在內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
鄭必堅說,這條新型工業化道路提出了兩方面基本要求:一個方面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這首先就意味著按照科學發展觀和生態文明的要求,各方面創新活力尤其是科技創新活力和產業創新活力的進一步解放。
另一個方面是“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這又意味著,要求創業活力的進一步解放。因為,要在十幾億人口大國中真正發揮人力資源優勢,就必須實現持久的充分就業,為此又勢必要求放手發動創業,推動全國城鄉實現各類中小企業以至微型企業的廣大發展,以創業帶動就業。
“在創新活力、創業活力進一步解放的基礎上,還有一個承受、抵禦和應對巨大風險的能力和活力的問題。”鄭必堅說,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當代中國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產力的根本要求,勢必將集中到進一步解放“三個力”上來。
鄭必堅表示,這就要求繼續推進包括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社會等各方面體制改革的全面改革。特別是:一要推進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二要推進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內涵的政治體制改革,三要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體制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