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祀仁認為,香港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中聯辦主任高祀仁在《求是》雜誌二○○九年第一期發表題為《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中的地位和貢獻》文章。文中指出,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總體戰略中佔有重要地位,並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積極的先鋒作用、持續的推動作用、獨特的橋樑作用和有益的借鑑作用。展望未來,高祀仁認為,香港在國家未來發展中還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
大公報報道,回顧改革開放總體戰略的確立過程,高祀仁說:“內地實行改革開放,如何把香港的作用利用好、發揮好,成為中央始終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他表示,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作準備的中央工作會議上印發的一份重要文件即為《香港、新加坡、南朝鮮、台灣的經濟是怎樣迅速發展起來的》。此外,一九七九年四月,時任廣東省委負責人的習仲勳、楊尚昆提出在鄰近港澳的深圳、珠海及汕頭興辦出口加工區,亦得到鄧小平的首肯。“黨的第二代領導人集體以敏銳的戰略目光瞄準香港,就是希望借助香港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促進內地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
全面深化兩地合作
“用‘一國兩制’方針解決香港問題,本身就蘊含著發揮香港作用的遠見卓識。”高祀仁指出,“一國兩制”方針從醞釀、提出到付諸實踐的三十年,與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基本同步。而香港回歸後,中央更加重視“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重要作用。高祀仁說,國家的“十五”計劃從國家戰略層面就香港發展和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提出明確要求,“十一五”計劃更就深化香港與內地的合作等作出更為全面的安排。近年來,中央還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特別是 CEPA,為香港參與內地改革開放創造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對於香港三十年來參與國家改革開放的貢獻,高祀仁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廣大香港同胞通過投資、貿易和多重形式的合作,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發揮了四大作用。
首先,改革開放之初,在外資猶豫觀望的情況下,港商率先大膽到內地投資建廠,發揮了積極的先鋒作用。
其次,在拉動內地經濟迅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香港在投資和出口兩個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持續的推動作用。香港是內地最大的投資直接來源地,一九七九年至二○○七年間內地實際使用港資累計三千零八十五點三三億美元。而香港也是內地最大的海外籌資中心。在香港上市的內地企業總數已經達四百五十三家,累計籌集資金超過一點九萬億港元。
然後,香港在內地與外界交流的多方面發揮了獨特的橋樑作用。很多外資通過香港進入內地,很多內地企業亦通過香港進軍國際市場。香港傳媒積極報道國家改革開放的成就,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一扇窗口。此外,香港在兩岸關係中重要的中介作用,大大增進了台灣同胞對中國大陸的了解和對“一國兩制”的認識。
最後,在內地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香港市場經濟的理念,管理模式和規範做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