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6日,在菲律賓馬尼拉國際機場,當地華人華僑代表歡迎新任中國駐菲律賓大使劉建超(左三)。
|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8日說,有關“中國考慮從菲律賓撤僑”的傳聞“純屬無中生有,沒有任何事實根據”。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中國考慮從菲律賓撤僑”的傳聞呢?
新華網報道,顯然是事出有因。近一段時間以來,由於菲律賓單方面首先通過“領海基線法案”,企圖非法把中國中沙群島的黃岩島和南沙群島部分島嶼劃為菲律賓領土。中國對此表示的強烈反對,並多次表示,黃岩島和南沙群島自古就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領土,中國對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菲律賓通過的所謂“領海基線法案”是無效的。
雖然中菲在南沙問題上有爭議,但這並不會影響兩國的友好關係,相信兩國通過談判能解決好”島嶼之爭”,更不應發生所為“排華”和“撤僑”的事情,其原因有兩點。
第一,華人已融入菲律賓社會。早在唐宋時期,就有下南洋謀生的中國人來到菲律賓的蘇祿群島謀生。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華人早已經深深的融入到菲律賓社會。據了解,菲律賓國父何塞.黎刹的祖籍在福建,前總統阿基諾夫人、現任總統阿羅約的丈夫和紅衣大主教辛海綿都有華人血統。
華人勤勞和智慧給菲律賓留下良好的“中國印象”。雖然目前華人還不到菲律賓人口的2%,約150多萬人。他們憑借著勤儉、信用、肯吃苦的精神,在菲律賓的快餐、零售、建築、金融業等方面擁有一席之地,這讓其他菲律賓族群羨慕不已。
菲律賓著名古董收藏家林章說,他就是通過瓷器來了解中國的。他說:“在菲律賓原始部落時代,中國瓷器就已經成為了權貴階層的圖騰之一。在西班牙統治時代以前,菲律賓幾乎沒有自己的歷史文獻,出土的瓷器便是幫助斷代的最可靠依據。”
第二,菲律賓人民對中國友好。作為中菲關係”破冰之旅“的參與者,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之子、現任菲律賓眾議院議員的邦邦.馬科斯說:“當時,我們是懷著不確定的心情前往中國的,可是一踏上中國的大地,便被中國人民的熱情和好客感動了。我對能成為中菲‘破冰之旅’的一份子感到自豪與榮幸。”
到過中國的喬瑟夫說,北京奧運會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我每天晚上都在網上看相關的圖片和新聞。”他說:“以前對中國不了解,曾問過諸如‘中國在共產黨的統治之下會不會很恐怖?’這樣的荒謬的問題。”但到北京旅遊一次後,他對中國的看法來了一個180度的大轉彎。“我幾乎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在北京所看到的一切,中國發展如此迅速,簡直不輸給一些發達國家。”
菲律賓一位叫亨利的司機說,他對中國最深的印象就是中國產品。他說:“我們家很多東西都是中國貨。菲律賓市場,從高檔電器到普通日用品,都是中國貨,可以說是應有盡有。”1975年中菲建交,兩國關係發展迅速,2007年中菲貿易額更達到創記錄的306多億美元。
對大多數菲律賓人來說,中國是充滿活力的大國,佩服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有一些人表示不安,菲律賓記者奧莉亞說:“中國派漁政船到南海,我們擔心會對菲律賓構成威脅,中國的強大令我們擔心。”這些人所謂的擔心,可能是因為菲律賓有著幾個世紀的殖民史,他們怕中國發展起來對他們形成威脅,另外他們不了解中國,不知道中國從來就沒有入侵過任何國家。因此,兩國需要進一步加強交流互動,增進了解,理性耐心地解決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達到互利雙贏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