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顯赫榮氏家族 往來無白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8 22:36:53  


榮毅仁榮智健父子
  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差不多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雷達”、“勞力士”這樣的手表牌子才成為中國普通大眾對名牌手表的想象寄托,而“柏達翡麗”這樣的頂級品牌,迄今為止知道的人依然不多。豪門後代和普羅大眾於享受一道的光年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榮氏家族並非今日才貴,早在19世紀後葉,族譜已經修到三十世。如此根深蒂固,諾大中國僅此一家。

  這樣的家庭,已經不是普通的商業階層所能比擬,它是看不見的頂層——“這一等級的人們往往會極力避開社會學家、民意測驗者,以及消費調查人員們詳盡的提問和計算。無人對這個等級做過細致研究。因為他們的確看不見。”

  和為數不多的幾個大家族一樣,人們口中的“榮氏家族”正和一個地區,政治整個國家的經濟、社會命脈共同搏動,而這個家族所擁有的財富源頭,和至高無上卻又熏灼人手的“權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權”與“貴”,在平民階層無法抵達的空間裡默契起舞,和衷共濟。

  資本主義萌芽的時候,榮家已到三十世

  榮氏家族的起源,已經被人們淡忘,只知在19世紀後葉,他們已修族譜到三十世。

  1873年,榮氏三十世之榮宗敬,出生於無錫錫山梁溪,這是典型的中國鄉村之地。後來他來到上海,改習錢莊。那時的中國,資本主義剛開始萌芽,在大上海的榮氏父子三人最先嗅出了錢莊的資本之味。以保興面粉廠為開頭,榮氏兄弟打下了榮氏企業帝國的基礎。

  作為民族金融與民族產業的興起人,榮氏家族體現出了他們與眾不同之處,比如公司的“無限公司”做法——董事會只享受股權,不負責具體事務和宏觀決策,完全信賴總經理並委以全權。又如企業發展“吃著兩頭”的方針,即面粉廠需要用面袋子,便發展紗廠,並將此兩大塊撐著,互相遞進,形成面粉和紡織帝國。

  作為民族資本大家,榮氏家族的尊貴地位日臻彰顯,早在1920年代的北伐戰爭以前,榮宗敬便與統治上海的軍閥孫傳芳有過交往。北伐時期,蔣介石讓榮宗敬承銷債券——“二五庫券”,但被時任上海紗聯會會長的榮宗敬以紗業艱難拒絕。這一行為羞辱了蔣介石,蔣介石為此震怒,通緝榮宗敬,查封榮宗敬家財,最後經國民黨元老吳稚輝等人的斡旋,此事才得解脫。

  之後,榮氏家族和國民政府的關係有所改善,在榮氏企業碰到經濟危機時,國民黨政府大多會在法律框架內進行援救。

  那時上海灘上的大資本家還有好幾家,比如現在的香港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他的家族在民國時已成為無錫和上海數一數二的紡織世家,與榮氏家族齊名。但解放後,當時的大家族或南遷,或在“文革”和諸次運動中凋零殆盡,留在大陸並一直享有威名的,榮氏家族可稱碩果獨存。

  1957年,榮德生(榮宗敬弟弟)的兒子榮毅仁當選上海市副市長,1959年任紡織工業部副部長,從此走上從政之路。但在後來的20年裡,當榮宗敬一支的子弟在香港發展壯大時,榮毅仁卻一步步走向人生低谷。“文革”期間,榮家被抄,家產沒收,夫婦被批鬥,榮毅仁還被發配去當了一年的看門人。

  當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之後,國務院為了設置外資引進和國家投資計劃成立統一機構,於1979年成立直屬國務院的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坊間傳說,鄧小平以三顧茅廬之禮數,聘請榮毅仁來當首任總裁,不久,榮毅仁以他獨有的彈性和大膽的才能,將公司經營發揮到所向無敵的地步。為了實現國家全力吸引外資的日標,榮毅仁不遺餘力地歡迎世界級知名人士加入中信的經營行列,其中更聘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作為公司顧問,一時成為美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