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英九兼任黨魁似乎也是歷史的必然。 |
中評社台北6月10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導)馬英九“總統”訂今天下午宣布投入國民黨主席選舉,追隨國民黨自大陸遷台迄今的歷任領導人,落實黨政一元化。儘管黨內有人質疑馬英九的堅持,民間也傳出部分雜音;然而權力的運作,總有其現實的一面,從世界上很多“國家”的案例,甚至是民進黨,都可以發現,最高權力的集中,乃歷史的必然。
民進黨在2000年陳水扁執政之初,黨政原本是分家,陳水扁主政,謝長廷擔任黨魁。由於扁謝數十年來始終是激烈的競爭對手,當時扁雖設了許多連繫機制,依舊無法化解黨政之間的隔閡,謝不時有扯扁後腿的動作,扁企圖伸進黨裡的手,三番兩次被謝打掉,兩人積怨愈來愈深。到2002年中,扁上任滿2年,準備開始衝連任,就決定自己跳下來兼任主席,把黨權抓在手上。
民進黨近來對馬英九兼國民黨主席,多所嘲諷,但就本質與背景來看,馬兼任黨魁與扁當年兼黨魁的原因相當類似。唯一的差別是,扁謝是競爭關係,因為鬥得太兇,讓扁深感如芒刺在背,才急著要把黨權拉回來;馬吳交情不錯,吳完全沒有威脅到馬的任何可能,但馬為了要“完全負責”,還是決定親上火線。
換言之,台灣在過去這60年來,不論是藍綠執政,黨政權力都是一元化,從國民黨的蔣介石、蔣經國、李登輝,到民進黨的陳水扁都是如此。不過,黨政權力集中於一人手上,也是大好大壞,當年李登輝為了地方選舉縱容黑金,與財團勾結,禍害台灣與國民黨數十年;陳水扁也是為了打贏選舉,路線的選擇與提名不擇手段,讓民進黨慢慢地跌落到現今的深淵。
不過,若因為黨政一把抓有其風險,就堅持要二元化,也有其滯礙難行之處。以現在的國民黨來說,問題地方勢力還是盤根錯結,除了馬英九之外,任何人來當主席都沒有足夠的力量去處理,遑論是通盤性的改革。別的不說,光是吳伯雄的兒子吳志揚要角逐桃園縣長提名就怎麼都擺不平了,其他更難的問題還有一籮筐。
黨與政本來就如車之兩輪,無法獨立運行,馬英九不兼主席時,黨若在地方上提了一個扯爛污的候選人,外界不會認為那是黨中央的問題,所有總帳還是會算到馬英九頭上。“總統”兼黨魁時有足夠的權力與資源可以處理黨內的疑難雜症,以馬英九的政治潔癖,至少外界過去質疑國民黨與黑金掛勾等等,在“馬主席”的任內是不可能發生了。
政治不可能有一百分的事,只有兩害相權取其輕,從各種制度裡找一個相對問題比較少的方案。既然國民黨、民進黨執政時最後都是走向黨政合一,馬英九兼任黨魁似乎也是歷史的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