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5日,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爾巴國際機場,被罷免總統塞拉亞的支援者抗議軍警。 |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記者 何耀雄編譯報道)隨著美洲國家組織日前罕見地中止旗下成員國資格,奧巴馬政府也發表聲明,表態支持拉丁美洲民主政制和譴責洪都拉斯的軍事政變。
美國《華盛頓郵報》今日刊登文章指,自九十年代起,拉丁美洲已有十多個總統被非常規地推翻,但這裡民主的最大威脅並不是來自軍人叛變,而是來自深根諦固的獨裁傳統。過去幾年裡,在大選中險勝的新領袖和立法機關上台後都打壓言論自由和民主空間,使得人民起來反抗罷黜總統。
前美國大使、奧巴馬美洲峰會特別顧問戴維道(Jeffrey Davidow)也分析稱,“我認為拉丁美洲民主的主要威脅不是軍方力量,而是無視監督與制衡的當地政府。”
對於美國政府和其他美洲國家來說,洪都拉斯這場軍事政變是難以應對的。儘管美洲國家組織已經表態支持塞拉亞,但跟過往區內幾次政變相比,組織這次的回應卻溫和得多。
洪都拉斯這場政變的起因是塞拉亞公然蔑視法庭判決,執意舉行新憲法公投,企圖廢除總統任期限制,為自己連任舖路。這場政變讓人聯想起拉丁美洲六、七十年代的黑暗日子,當時軍隊政變頻繁,動輒鐵腕鎮壓反對者。但洪都拉斯今次政變卻與過往有所不同,因為軍方迅速承認了國會選出的代理總統,議員後來更以壓倒性票數通過罷黜決議。
匆匆逃往哥斯達黎加的塞拉亞昨天更無視一眾美洲國家警告,堅持嘗試返國,儘管他無法降落首都機場、逼降尼加拉瓜,但國內親塞拉亞和反塞拉亞的兩大派還是因此釀成了流血衝突。美國政府預料,塞拉亞會再度返回華盛頓商討下一步對策。
塞拉亞向國際社會尋求支持復職,美國卡達中心美洲研究中心(Americas Program at the Carter Center)主任麥可(Jennifer McCoy)指出,跟據過往記錄,國際社會不大會堅持拉丁美洲被推覆的總統復職,美國和其他國家通常只會呼籲有關國家重新大選和重訂憲制。
對於美國來說,塞拉亞的下台意味著反美總統查維斯少了一位區內盟友,可是,這次軍方把穿著睡衣的總統強行拉走實在是做得太過份了,使得奧巴馬政府也不得不與國際社會一道同聲讉責。
麥可認為,“國際社會對洪都拉斯政變的強烈反應,有助於減少軍方再度干政的機會。但由於拉丁美洲整體局勢已經改變了,軍方不上台也不代表不會爆發新一輪騷亂。而且這次政變也出現性質上的改變,我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面對洪國政變,奧巴馬的回應也汲取了布什應對委內瑞拉2002年政變時的教訓。當時布什政府被指默默支持委國政變行動,但這場政變也撐不了兩天,更令聲稱“支持南美洲民主”的美國相當尷尬。曾主管拉丁美洲事務的美國前副國務卿羅梅羅(Peter Romero)回憶說,“我們當時已經透過各過渠道操作,有雙邊的,也有透過美洲國家組織的,可是我們當時實在是押錯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