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5日電/“經建會”才釋出有意調升不動產相關稅負,很快又被“行政院”否認。不過,只要景氣復甦、資金潮入台的基本趨勢不變,未來政府要持續面對房價的難題。
中國時報短評指出,台灣的房價在這兩年算是洗三溫暖;政權輪替後,看好“兩岸和平紅利”帶來的效益,房價開始大漲。不到半年,全球金融海嘯讓房價下挫二成。但景氣復甦漸露曙光後,房價再度上揚,都會精華區土地更迭創新高。學者與官員都已在憂心房價的泡沫與所得惡化問題。
但,現階段政府卻很難有可行的政策去扭轉此趨勢。因為房價差異性非常大,從中南部到北部、北市郊區與精華區、再到豪宅,上漲幅度差異大,但一個政策下去,卻可能“通殺”;如升息或其它緊縮貨幣方式,抑制房價效果尚在未知數,但幾百萬背負房貸的貸款戶卻先增加負擔,同時也牽動到企業貸款、資金成本。以現在的景氣,可說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再者,房市的投資者與股市投資者一樣,看重的是未來的獲利,只要未來景氣復甦格局確立、陸資來台、兩岸房市比價效果…等“美夢”不熄,投資客一樣勇猛投入。設法增加房市投資者的成本,對投資客一定會有部分抑制效果,但也不可能改變房市上漲的基本格局。
如果房價真的泡沫化,是嚴重的經濟問題;即使上漲有理,離泡沫還有一段距離,但,高房價造成的購屋負擔增重、相對剝奪感更深,也會成為社會問題。偏偏這難題難解,政府,就準備接手這個難解無解的難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