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稱,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正由自由貿易區向共同市場邁進,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應當抱積極態度,需要處理也應當處理的是過程中的“曲折”,即適當把握兩地邁向共同市場的速度和節奏。在處理關於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事宜時,以香港利益為優先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時也必須顧及兩地關係的全局。
最近,關於內地居民在香港活動的事情,一再成為香港媒體和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
先是越來越多的內地孕婦前來香港生產,引發關於香港人口如何控制和醫療產業如何發展的問題。繼則越來越多的內地居民前來香港置業,引發關於香港地產市場當前如何降溫而中長期如何健康發展的問題。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新現象,反映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愈益緊密、內地居民在香港的各類活動對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影響愈益顯著。
新現象新問題帶給特區政府和香港社會各界以新挑戰和新考驗。如何看待?如果就事論事,只從有關事情的某一方面去看,所得出的判斷和相應的政策建議必定失諸偏頗。必須是“把握全局,妥善處理”。
就內地孕婦前來香港生產而言,如果僅僅著眼於當前越來越多的內地孕婦前來香港各類醫院分娩而後者無力承擔,那麼盡快採取數量控制措施就是必要的;如果僅僅眼於越來越多的內地孕婦在香港分娩的子女將成為香港永久居民而影響所謂香港固有的獨特性,那麼數量控制不僅被當作應對當前香港相關醫療服務供不應求的權宜之計,而且被當作維護香港人口固有特質的長遠方略,不可謂不合乎邏輯。但是,如果同時考慮香港需要發展醫療產業而香港本地人口自然增長率已為負數、需要外來人口補充整體人口並減緩本地人口老齡化趨勢,那麼,控制內地孕婦前來香港生產的總數就只能是權宜之計,不應當作為長遠方略,即使當前也必須配合加快香港醫療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