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6日,暴雨引發的洪水襲擊貴州望謨縣城。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中央水利工作會議8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周永康等主要黨和國家領導人悉數出席,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中共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這個有史以來最高規格的治水會議闡述了新形勢下水利的重要地位,對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水利問題進行了全面部署,動員全黨全社會掀起大興水利的熱潮。
新華網報道,在中國歷史上,“治國必先治水”,興水利、除水害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甚至決定著一個朝代的興亡更替與幾千年文明史的走向。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始終把水利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把水利擺到了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首位,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工程建設步伐明顯加快,三峽工程、南水北調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繼開工建設。
據統計,中國先後投入上萬億元資金用於水利建設,水利工程規模和數量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體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截至目前,中國已建成各類水庫8.7萬多座,堤防長度29.41萬公里,長江中下游幹堤工程全面達標,黃河幹流重點堤防建設基本達標,治淮19項、治太11項骨幹工程全面建成。過去5年,中國6240座大中型及重點小型病險水庫、東部地區1116座重點小型病險水庫完成除險加固,還投資1009億元解決了2.1億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但隨著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中國水資源形勢深刻變化,水安全狀況日趨嚴峻。目前中國人均水資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目前正常年份中國年缺水量500多億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地下水超采區面積達19萬平方公里,還有近2億中國人飲用水不安全,中國有一半以上耕地缺少基本灌排條件,農田水利很大程度上還在“吃老本”。尤其是,中國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較為粗放,單方水GDP產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中國城市廢污水處理率僅為70%左右。2009年中國廢污水排放總量達到768億噸,水功能區達標率僅為47.4%,北方部分地區的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超過100%。
今年初,中國公布了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這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第一個關於部署水利全面工作的中央文件。文件強調,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不僅事關農業農村發展,而且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係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
剛剛閉幕的中央水利工作會議認為,強調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是事關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和中華民族長遠發展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迫切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迫切需要,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增強抵禦自然災害綜合能力的迫切需要。
會議強調,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是關係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長遠大計。當前,要全力以赴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著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二是著力提高防洪保障能力,全面提高城市防洪排澇能力,從整體上提高抗禦洪澇災害能力和水平。三是著力建設水資源配置工程,實現江河湖庫水系連通,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四是著力推進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維護河湖健康生態,改善城鄉人居環境。五是著力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六是著力提高水利科技創新能力,加快水利科技成果推廣轉化。
這次會議確定了中國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主要目標,力爭通過5年到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有利於水利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和制度體系。
分析人士認為,從這次高規格的治水會議可以看出,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全球氣候變化影響加大,中國水利面臨的形勢更趨嚴峻,增強防災減災能力要求越來越迫切,強化水資源節約保護工作越來越繁重,加快扭轉農業主要“靠天吃飯”局面任務越來越艱巨。中國將把水資源同糧食、石油一起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資源,從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把水利放在更為突出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