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七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關注“三農”。 |
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人勤春來早。春節剛過,河南許昌縣田間地頭處處是農民抗旱澆水的忙碌身影。
“水是莊稼人的膽,政府修好水利,農民種地越來越有底氣。”陳曹鄉史莊村農民張廣州說,過去渠道淤積,機井破舊,靠天吃飯,小麥畝產600來斤。如今旱能澆、澇能排,前年大旱、去年春旱,都澆了3次水,畝產達到1100斤。
人民日報報道,小賬連著大賬。抗災奪豐收,去年河南糧食總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連續5年超千億斤,水利功不可沒。去年全省226億多元投向農田水利建設,有效灌溉面積達到7483萬畝。即便如此,河南仍有3500多萬畝耕地缺乏灌溉條件,基本是“望天收”。
數字點擊
4倍:研究表明,在影響糧食生產的諸要素中,水的增產效用最為突出,1畝水澆地的收益是1畝旱地的2倍至4倍,水利對糧食生產的貢獻率達到40%以上。
1000斤:在我國三大作物中,小麥耗水最少,每畝需水400立方米。通常生產1斤小麥,需要耗水1000斤。
7000億元:“十一五”水利總投入約7000億元,是“十五”的1.93倍,其中中央水利投資達到2934億元。
1.9億畝:5年間,累計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000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9億畝,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0.45提高到0.50。
90%:全國農田有效灌溉面積8.77億畝,居世界首位。我國以佔不足全國耕地一半的灌溉面積,生產了佔全國總產量75%的糧食和90%的棉花、蔬菜等經濟作物。灌區成為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