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電/兵法云:狹路相遇,勇者勝。對美國參院通過的"2011年匯率法案",中國須做最壞的打算--同美國打一場貿易戰,只有這樣,才能讓參院的那幫政客們以及美國民眾明白,動輒敲打中國是要付出代價的。
環球網刊發《學習時報》副編審鄧聿文的文章稱,自奧巴馬上台後,美中貿易戰的陰影就一直罩在中國上空,因此,中國不大可能在這方面毫無準備,看看中國商務部長陳德民2009年答美國華盛頓郵報記者的提問就見端倪。我個人傾向於認為,兩國一旦不幸不得不發生貿易戰,美國未必比中國更有勝算。對此,可從短期和中長期兩個方面來分析貿易戰對美中兩國的得失影響。
短期中國的失業現象可能會比美國嚴重
短期而言,貿易戰對中美兩國影響最大的是就業。先看中國。假如人民幣在現有基礎上升值28%(這是美國開出人民幣升值的條件),對於中國來說,會發生什麼?無疑眾多出口企業因開工嚴重不足而破產倒閉,成千上萬的農民工突然間愁苦返鄉,消費市場猛烈回調,就像2008年和2009年初出現的情形一樣。除此外,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數百個產業鏈條亦難逃厄運,碼頭沉寂、貨輪停航、卡車趴窩、結算停擺、壞賬累積,這些行業的工人也要打背包回家。
這幅情景是可想像到的。目前,中國出口企業的平均利潤只有1.77%左右。北京大學前不久發布的針對珠三角小企業生存報告也稱,今年以來小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同比下滑30%至40%,而平均開工率也降至七成。這種情況下,中國出口企業是難以承受貿易條件出現大變化的,所以,一旦貿易戰爆發,出口企業將會大量倒閉,在這些企業工作的農民工將失去工作,整個消費市場都將受到巨大影響,從而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挑戰。
對美國來說,情況似乎比中國要好得多。以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羅伯特.斯考特為代表的部分經濟學家就認為,只要人民幣升值28.5%,就可為美國創造225萬個工作崗位,同時將美中貿易逆差減少1905億美元。考慮到美中雖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但美國去年對中國出口1000億美元,中國去年對美出口2800億美元的事實,美中貿易戰看起來中國的確受損要更大。
然而,事情可能並非如此。斯考特的創造225萬個就業崗位的推算,只有在一種情形下可能實現,這就是被中國匯率打擊的傳統產業在美國重新恢復生產。但以美國10倍於中國勞動力的成本,這種可能性近乎於零。事實上,對人民幣匯率提高後是否對美國有創造就業的作用,美國經濟學家也判斷不一。一部分經濟學家就認為,壓迫人民幣升值無助於創造就業,美國消費者還必將承受因此而來的物價上漲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