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11月10日電/由前研考會主委游盈隆主持的“台灣太平洋發展協會”日前發布2012大選民調,遭到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的強烈批判,游盈隆今天發表回應,反擊郭不乏似是而非的論調和方法學的謬誤,是少見多怪,以惡意扭曲方式作蓄意的打擊。
游盈隆全文如下:郭正亮先生日前為文公開質疑本人所主持“台灣太平洋發展協會”十一月六日所公布的“總統”大選民調結果,文中不乏似是而非的論調和方法學的謬誤,為免其持續誤導社會大眾視聽,特針對其中四點主要的質疑予以回應如下。
首先,當眾多機構陸續發表民調時,究竟哪一家民調較準確?應根據什麼來判斷?郭先生提出兩點,第一,多數決;第二,常識。但我完全不能苟同,因為這兩點都與科學無關。我堅信民調準不準確?有而且只有一個判準,那就是,民調是否依據嚴謹的科學方法與程序,用專業術語來講,就是‘問卷的的信度與效度’以及抽樣與訪談的技術。如果民調準不準確?或是否‘異常’或‘正常’?是根據多數民調機構所做出的結果,而不問這些機構是不是都根據嚴謹的,甚至相同的,科學程序,這是非常幼稚可笑的說法,因為這根本就無法進行有意義的比較。我在公元兩千年主持陳水扁“總統”選戰指揮中心的民調部門,當時我們面對來自對手超過十家以上的劣質民調或假民調,他們都發表和我們不同的民調結果,但我們堅信‘專業與誠實’的原則,一路到底,結果證明我們是對的,是最準確的,陳水扁也當選了。同理,民調結果準不準確的判斷不能僅憑個人所擁有的‘常識’。尤其是不能根據個人一廂情願、主觀的政治立場、偏好和利益來判斷,其理甚明,勿庸多論。
第二,郭先生用‘離奇’兩字來形容‘23.5%的獨派選民支持馬英九’,我必須說這是他少見多怪。所謂‘獨派選民’,我的操作性定義是‘堅持或贊成台灣未來要獨立的成年人’。根據這項定義,多年來我們做過多次‘全國性調查研究’,都獲得非常有趣的發現。試舉兩例。1996年第一次台灣“總統”大選,國民黨籍的“總統”候選人李登輝獲46.49%獨派選民支持,此其一;2008年第四次“總統”大選,馬英九獲26.5%獨派選民的支持,此其二。這可說是鐵證如山。選民投票行為往往有極其複雜的成因,尤其涉及複雜的兩岸關係時並不足為奇,但值得探究。郭先生既是政治學者又擁有豐富的政治實務經驗,卻用‘離奇’兩字來形容‘超過兩成以上的獨派選民支持馬英九’,這樣的論斷讓我對他的政治判斷感到‘離奇’。
第三,關於11月本會所公布民調樣本中專科以上程度的民眾比例略為偏高,承蒙當天與談人之一的林嘉誠教授指出,本人欣然接受。事後已要求民調公司將教育程度因素納入,嚴格重做樣本加權計算,結果顯示影響投票支持度約一個百分點左右,完全不像郭先生的主觀揣測,全盤否定了本會民調的價值。郭先生這種議論時事的態度,令人不敢恭維。
第四,關於本會九月份的調查曾出現,蔡英文在台北市暫時領先馬英九的現象,我們也頗為意外。當時推想這可能和三個因素有關:第一,宋楚瑜參選效應;第二,郝龍斌北北基‘基測’停辦風波擴大;第三,八月底九月初,馬蔡選戰機器仍停留在暖機的階段,尚未完全啟動。因此或許有一些不尋常的現象出現,值得特別注意。但郭先生竟然在這一點上大做文章,以‘完全脫離選舉常識’來詆毀本會民調,令人遺憾。東西方長期研究民意的學者幾乎都有一個同感,那就是,‘民意有如一個善變、無知又力大無窮的巨人’。民調有時會碰到這類現象,必須審慎解讀,但何必以惡意扭曲的方式作蓄意的打擊。
最後,本人主持的‘台灣太平洋發展協會’每月公布2012“總統”大選民調的結果,是秉持一個中心信念,那就是,‘選情透明化’有助於台灣的民主發展;‘選情透明化’有助於政黨,也有助於候選人;更重要的是,‘選情透明化’有助於“總統”選民的理性選擇,因為,‘選情透明化’才能滿足選民‘知的權利’。我始終堅持這樣的信念,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未來也是這樣。在這個大的理想目標指引下,我們願略進棉薄之力。所有對本會所公布民調結果有興趣的人,我們都歡迎大家去上我們的官網,www.tapod.org,就可以獲得完整的報告。我們也歡迎任何善意的、建設性的批評與指教。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