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三角部分外貿企業正陷入成本攀升、訂單減少,幾乎無利潤的尷尬境地。 |
中評社北京12月25日電/中廣網報道,聖誕節來臨,記者走訪珠三角部分地區了解到,外貿企業正陷入成本攀升、訂單減少,幾乎無利潤的尷尬境地。
在珠三角地區,有一大部分是代工企業,在往年,為聖誕節、新年趕工的繁忙景象比比皆是,然而今年相比之下似乎有些冷清。有的企業開工不足甚至不開工。這其中的原因,有的是訂單有所減少,有的是人工成本、或原材料成本上升開不起工。例如我去一家鞋廠採訪,鞋廠老板告訴我,現在鞋業生產利潤空間已經大幅縮小,即便是有訂單,他們也不敢接。
還有一種情況是,簽約的時候的原材料價格,與交貨時候的原材料價格相比,交貨時候的價格節節攀升,許多工廠根本不敢簽約,怕包括人民幣匯率等各種因素在內的市場預期不準確。開工製造還不如停工,開工虧得更多。簽短單成為買賣雙方的共識,因為大家都害怕承擔風險。有時候工廠雖然開工,但是人員配置嚴重不足。而且規模小的廠基本上是虧本經營。
企業普遍覺得,現在到了“訂單小,員工少,現金荒,成本高”的時代,許多老板正在考慮明年如何過冬,如何退出該行業。大些的企業甚至明確告訴我,他們正在死扛,不關廠門是社會責任,否則工人們無處可去。他們想政府能有一些幫助,例如出口退稅的調節等等,他們只等到市場的寒冬過去,春天盡快來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