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是“20世紀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
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在今天,體制改革已經陷入困境,可以說是個不爭的事實。近些年來,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被擱置,政治體制改革尚未進一步推進。”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清華大學凱風發展研究院社會進步研究所、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社會發展課題組今天發佈2011年度“社會進步系列研究報告”,指出我國目前最需警惕的是“轉型陷阱”。
轉型陷阱:改革中途,“不想過河”
在新的世紀走完10年後,國內的觀察家說“中國社會的氣質正在發生變化”;有人則認為改革已經終結,已經死亡。“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的特徵是改革,90年代的特徵前期是改革後期是開放,而最新的這10年,維穩則成了最基本的基調。”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目前流行的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認為出現了發展中國家經歷的“中等收入陷阱”,另一種認為是改革處於停滯甚或倒退狀態。
而這份由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主筆撰寫的報告指出,中國現在最需要警惕的,不是上述兩者,而是“轉型陷阱”。
“轉型陷阱”指的是,改革和轉型過程會造就一個既得利益集團,這個集團會阻止進一步變革,要求把過渡時期的體制定型化,形成使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體制”,由此導致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畸形化和經濟社會問題的不斷積累。
“這就如同在一幢爛尾的大樓中,人們簡單裝修一下就搭灶做飯,娶妻生子,也儼然成為一片天地。”
報告認為:“過去,我們過多地強調了漸進式改革的優勢,但現在看,一個漸進式改革的國家陷入轉型陷阱的危險會大大增加。因為在漸進中,使轉型過程停滯並定型化的機會太多,既得利益集團從容形成的條件更為有利。”
“其實,現在中國的改革困境並非像有些人所說的那樣:‘改革開始進入深水區,已經改不動了’。在改革初期,提出‘摸著石頭過河’是一種現實的選擇,但現在的問題是,可能是摸石頭摸上癮了,連河也不想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