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快評/中國評論通訊社、《中國評論》月刊邀請台灣專家學者,於2月26日在中評社台北會議室舉辦論壇,探討台灣歷史教科書中隱藏的兩岸認同危機。
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潘朝陽在會上說,“亡人之國必先亡其史”,李扁執政時期以教育形塑台灣認同確實非常成功。台灣歷史課綱上台灣、中國、世界基本架構已經確定,加上教育體系與世界觀結合;跳躍過中國,台灣直接與全球接軌。因此,在提倡全球化與多元文化之下,台灣有原住民的文化、歐洲文明、民主自由人權、日本現代化建設等等;而漢人文化則成為封建腐敗顢頇代表,台灣人已經不是中國人,而只是華裔、華人。
潘朝陽認為,1949年後,中國史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台灣史變為“中華民國史”,是現行歷史課綱弔詭之處;歷史之外,其他包括國文、地理、公民憲法等學科都受影響,這是全面性的問題。因此,台灣史撰述應回歸中國史、延續中國文化歷史書寫脈絡,依“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也可考慮如何共同修史的問題。
我們認為,李扁時期對台獨思想的貫徹,做得夠徹底的,他們能夠在教科書上花這麼大的力氣、動這麼大的心思來篡改歷史,說明李扁之流深知,台獨主張需要一代一代年輕人接受,才有可能延續下去,要讓年輕人接受,最簡單、成本最小的,就是篡改歷史教科書。日本也不就是這樣,在教科書中篡改侵華歷史嗎?
但是,與此同時,李扁也為台灣的未來埋下最大的禍根。
馬英九上任之後,在思想沒有做到撥亂反正,反而小心維護民進黨的一些政治利益。4年來馬政府對教科書問題不理不睬,任其按照李扁的規劃進行下去,問題嚴重。
我們期待,馬政府能夠及時糾正問題,不要讓教科書問題演變成馬英九在歷史上最大的失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