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法國總統大選周日就要進行第二輪投票,根據民調翻盤的機率極大,新政府對法國及歐洲經濟將有關鍵性的影響。金融海嘯爆發迄今全球各國除了歐元區之外,幾乎都已顯露復甦的景象,唯獨歐元區始終未能脫離泥淖,甚至愈陷愈深,進而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經濟日報刊登分析文章稱,歐元區的經濟表現近來每下愈況,4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仍落在代表衰退的45.9,比3月進一步下滑,為34個月來最低,相對於此,歐元區製造業景氣連9個月下滑,失業率則達到15年來的最高水準,情況顯然正在持續惡化。
事實上,自從歐元區成形,直至金融海嘯爆發,歐元區一直被寄予高度期待,以其可與美國首強抗衡的規模,挾著單一貨幣的威力,猶如睥睨四顧的一世之雄;而且,在金融海嘯之前,歐元區今日最是不堪的國家,當時的情況相較於其他地區,也未見遜色。因此,一場金融海嘯即令如此耀眼的新明星忽然隕落,幾至一蹶不振的地步,其中緣故的確值得玩味。
歐元區國家在兩個方面受到致命的桎梏:其一是歐元區的單一貨幣制度使受創較深的國家完全無法藉貶值手段救急;其二則是在德國的主導之下,各成員國都奉行嚴厲的撙節政策,直接以加稅、削減公共支出、減薪、裁員等方式以求壓制財政赤字,尤以經濟受創最烈的國家為然。因而大部分成員國一面失去經濟遭逢危機時最廉價而速效的自救法門;一面則有如揚湯止沸,於景氣萎縮、需求低迷時,反而進一步打擊需求、挫傷景氣。這才是這些國家與他國背道而馳,深陷泥淖無以自拔的關鍵之所在。若此二者無法突破,則歐元區必愈陷愈深。
文章表示,有監於此,讓受傷慘重的國家如希臘能暫時脫離歐元區,運用如韓國一般的大幅貶值手段,使其觀光業得以起死回生,帶動景氣復甦。這種看似突兀荒唐的主張,隨著時間,漸成各大師、專家一致的看法,只是歐元區極端珍惜其得來不易的統一契機,始終不敢率爾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