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新華網刊登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8月9日文章,題:中國的奧運爭論(作者美國外交學會亞洲研究中心主任伊麗莎白.伊科諾米)
倫敦奧運會在中國公民中引發了涉及一系列問題的激烈爭論。
中國目前在奧運獎牌榜中名列第二,但你永遠想不到在他們的媒體上發生了什麼。當然,有對該國運動員的祝賀,然而,中國跳水運動員的完美表現和中國男子體操隊取得的非凡成就面臨著被一股評論熱潮淹沒的危險。評論的焦點是中國作為一個社會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體育運動對其意味著什麼。一些評論是悲哀的,一些是憤怒的,當然還有一些是探索性的。
一些中國人擔心,無論在實際意義上還是在象徵意義上,奧運金牌的代價都太高了。據估算,游泳運動員孫楊為獲得金牌而進行的兩年訓練,其經濟代價為157萬美元。中國運動員多年來遠離家人,住在訓練中心,因而無法在家裡有人去世、生病或有喜事時陪在家人身邊。這也讓一些中國人發出疑問:用失去平凡的日常生活去換取對金牌的狂熱是否值得?
中國媒體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中國的奧運經歷對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意味著什麼。正如財新網報道的,許多中國人相信該國的運動員僅僅因為他們是中國人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人們對體操運動員陳一冰在吊環比賽中獲得銀牌而非金牌憤憤不平;對中國自行車選手被取消金牌、羽毛球選手被取消參賽資格憤怒不已;對獲得金牌的游泳運動員葉詩文受到服用違禁藥物的指控義憤填膺。
一些評論員指出,這些只不過是世界其他地區試圖阻止中國獲得其作為世界強國的應有地位的新例子。比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發表文章指出,我們在崛起過程中遇到嫉妒,甚至意想不到的阻礙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在其他領域的情況一樣。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進一步指出,中國所能做的就是更加強大,讓其他人承認並習慣於中國的強大,要改變其他人的偏見很難,但可以用事實捍衛自己。
其他一些人則採取了更慎重的態度。張雲在《人民日報》海外版將奧運會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進行了比較。他指出,“隨著中國的發展,更刺耳的雜音會更多。關鍵還是要穩住陣腳,要經得起偏見的考驗,要聽得起正確的批評,這是中國走向復興必須經歷的國際洗禮”。“回顧歷史,每個發達國家幾乎都經歷過類似的洗禮”。
《中國青年報》刊登了題為《帶著受害者心態看奧運會很累》的長篇社論。文章指出,中國在倫敦奧運會的經歷實際上與任何其他國家並沒有任何不同。文章說:“北京奧運,考驗中國人的是如何做一個東道主,而北京奧運之後,倫敦奧運,考驗著中國人如何做一個心態平和、心理健康的觀眾。體育不是戰爭,西方世界不是敵人,愛國不是護短,批評不是賣國。”
奧運會鼓勵中國人就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的關係展開廣泛辯論,這兩個問題在奧運會結束時也不可能解決,但這是中國公民在內部以及與世界其他地區進行公開討論和辯論的證據。這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慶祝的一項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