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十年前的3月14日,德國政府正式啟動“2010議程”,核心內容包括改革失業保險和救濟制度,逐步削減失業救濟金,推行強制再就業措施,推遲及凍結退休者養老金的增加,降低稅率以刺激消費和投資,增加教育和科研投資,提高勞動生產率,努力推動社會就業和經濟增長。
新華社刊文稱,德國時任總理施羅德2003年推出“2010議程”時,上台僅5年。他看到福利社會的各種積重難返的現實問題是無法回避的,因此銳意革新,號召公民減少對國家的依賴並承擔起更多的個人責任。當時施羅德在聯邦議院宣稱,改革不是要摧毀福利社會,而是更好地留存福利社會的精髓和夯實福利社會的根基。
十年彈指一揮間,在2008年以來全球金融債務海嘯的驚濤駭浪中,德國經濟風景這邊獨好,出口貿易額持續攀升、社會整體就業率達歷史新高,聯邦政府稅收持續增加,甚至宣稱從2016年起將實現財政盈餘。
很多人把德國今日的成就歸功於敢為天下先的“2010議程”改革精神,這一改革不僅需要遠見,更需要勇氣,因為它劍指人性中最常見的習慣性惰性因素,致力於扭轉並改變長期積澱下來的“坐享其成”心態,從根本上重樹“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基本理念。
德國經濟在歐洲一枝獨秀,從某種角度上說,正是對施羅德10年前銳意改革的遠見與勇氣的褒獎。不過,改革者其實為此付出了高昂代價。施羅德所領導的社民黨被嚴詞指責背棄了“社會公平”的傳統綱領。2005年大選中,相當數量的社會中低收入階層選民把選票投給了社民黨的對手,施羅德失去總理寶座。從2003年至2008年間,約有13萬黨員脫離社民黨,同期左翼黨得以壯大。
“2010議程”最有爭議的內容,當屬“哈爾茨四”失業救助方案。這一方案最初規定的失業救濟金額較低,並要求失業者必須儘快再就業,不能以工資低或地點偏遠等為由拒絕職業介紹中心提供的工作,有工作能力的失業者在領取救濟金同時還必須接受“一歐元工作”,象徵個人對參與社會事務的責任。
被強迫工作,這顯然不受人歡迎。德國《明星》週刊最新民調顯示,至今仍有約43%的受訪者對這一失業救助方案持保留甚至反對意見,並認為當年觸動整個社會福利體系根基的改革拉大了貧富差距。為應對即將到來的德國大選,社民黨也不得不在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之間做出新的“平衡”,提出更好地規範短時雇工制、確立統一的每小時8.5歐元最低工資制、對最富裕階層課以重稅等主張。
回望德國“2010”議程,這場富於遠見和勇氣的改革,儘管存在問題和爭議,但瑕不掩瑜。最重要的是,它使勞動才能創造經濟價值、創新才能推動社會進步這一樸素道理,在德國深入人心,為福利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事實已經證明,安於現狀,寅吃卯糧、坐享其成,這樣的幻想會在現實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