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1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習近平和李克強親切握手。 |
中評社香港5月13日電/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新的平台期,貧富分化加劇,經濟升級乏力,法治與維穩並存,市場化改革面臨倒退的危脅。社會期盼新的活力出現,卻又擔心動蕩帶來的巨大傷害。社會上呼籲進行與經濟改革相對應的政治改革的聲音也進一步加強。
據《南風窗》報道,毫無疑問,對社會影響最大的仍是處於社會金字塔頂的政治人物。人們不是容易誇大他們的作用,就是覺得他們離得太遠,與自己毫無關係。人們期盼著政治人物大有作為,但現實的貨幣政策、對經濟的調控、對社會的管理以及社會改革等等,事實上會在不同的利益群體那裡得到不同的反應。
這是一個需要並可能造就優秀政治家的時代。他們必須傾聽時代的呼喚,也要保證中國這艘巨輪能夠平穩前行。
中國的政治家
在當代中國,什麼樣的人可以被稱為政治家?
有自己的政治原則和信念,不為流俗所惑,對社會發展大勢具有判斷能力,不取悅民眾的短期所好,並能衝破利益集團或意識形態的桎梏,順應歷史潮流,推動有益於民眾真實需求的社會變革,這些幾乎古今中外通行的標準,仍是我們現成的衡量方法。
一位來自拉美的媒體人曾感慨,中國人很幸運,有鄧小平這樣的政治家,能把握住大的社會發展方向,又能讓後繼者沿著同一條道路走下去,所以能出成果。“我們國家選舉產生的領導人,前後政策相差過大,幾乎每過幾年就得連根拔起從頭開始一次,這種政策的不穩定性,使得經濟社會很難走上正軌。”
美國漢學家傅高義的《鄧小平時代》一書甫一面世,便風靡華夏。在歷史的關口,鄧小平用“摸著石頭過河”的現實策略,將中國從意識形態的桎梏中解脫出來,並規定了至今仍在實行的“發展經濟、穩定政治”的歷史性框架。
時下的中國,進入常人政治時代,開始真正的“黨內民主”和集體領導,而非如毛澤東、鄧小平等個人具有絕對權威。至今,已經實現了第二次10年一次的領導人集體交接班。他們的共性比較明顯,受過係統的高等教育,從青年時代起因為某種機緣“學而優則仕”,成為培養對象,總之,有著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曆練出來的政治才幹,一般喜歡在輿論中保持一種“穩健的開明”形象。
“不爭論”,“不折騰”,“實幹興邦”,從這三個重要的政治口號中,可以看出從鄧小平到今天的新一屆領導人,其治國理政的思路一脈相承。我們不能否認的是,這一思路在中國社會,至少是相當一段時期內,有著深厚的民意土壤。
與30年前有所差異的是,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大幅上升,以及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對西方社會造成的負面衝擊,中共領導人開始更多地談論“制度自信”,而非鄧小平時代的“摸著石頭過河”。同時,他們也明確意識到,過往的發展亦造成了“固有利益格局”,他們聲言要打破這種格局,進一步釋放社會的活力。熟悉政治發展史的人們都可以敏銳感覺到,這正是政治家有可能要大發異彩的征兆。
具體到政治人物的選拔上,已經有人開始表示,中共這種“培養制”選出來的政治領導人物,可能比西方通過投票方式選出來的人物更具政治經驗。(基辛格就注意到,美國的政治家們更年輕,用於學習的時間更少,更缺乏經驗,在政治上有急於求成的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