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2010年普京在阿穆爾州斯科沃羅季諾市出席中俄石油管道俄羅斯段的開通儀式 |
中評社香港6月24日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24日公佈了俄羅斯向中國增供原油長期貿易合同的細節。根據這一中國對外原油貿易最大的單筆合同,未來中石油進口俄羅斯原油量將達到每年4610萬噸,相當於去年中國石油消費總量的十分之一。
新華社報道,根據合同,俄羅斯將在目前中俄原油管道(東線)1500萬噸/年輸油量的基礎上逐年向中國增供原油,到2018年達到3000萬噸/年,增供合同期25年,可延長5年;通過中哈原油管道(西線)於2014年1月1日開始增供原油700萬噸/年,合同期5年,可延長5年。俄方還承諾在中俄合資天津煉廠建成投運後,每年向其供應910萬噸原油。
中石油同時與俄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簽署收購亞馬爾液化天然氣(LNG)項目20%股份的框架協議。亞馬爾LNG項目位於俄羅斯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已探明天然氣儲量超過1萬億立方米,擬建設LNG年產能1650萬噸。
中石油表示,協議簽署後,中石油將與合作夥伴開展上下游一體化合作。參與該項目對中石油進入北極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開闢北極航道具有重要意義。
“中俄兩國能源合作潛力巨大並有很強的互補性。從長遠看,中俄能源合作潛力和意願正在相向而行。此次協議簽署後,中俄石油合作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俄天然氣談判也有望在年內取得突破。”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說。
他指出,此次協議的簽署,是國際能源市場經歷歷史性變化的背景下發生的。一方面,中國加快改變能源消費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使用;另一方面,在北美頁巖氣產量大幅增長以及歐洲加快能源結構調整的背景下,俄羅斯油氣出口近一年陷入量價雙跌的尷尬局面。如何在保障歐洲傳統市場的同時,儘快開拓亞太市場,特別是旺盛的中國市場,對於俄羅斯來說,不僅僅是戰略性任務,也關係到財政穩定以及普京政府社會保障承諾的兌現。
作為石油需求不斷增長的能源消費大國,中國目前正在以俄羅斯為主要供應方打造東北方向的能源進口戰略要道。中俄原油管道東線一期1500萬噸已於2011年初投入商業運營。今年以來,歷經十餘年的中俄天然氣進口談判也取得重大突破,中俄雙方確認通過中俄天然氣東線管道每年對華供氣380億立方米,將於年底達成協定,並就東線液化天然氣項目和西線供氣合作展開研究論證。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說,此次中俄原油增供協議簽署的意義在於為未來中國原油進口鎖定規模巨大的穩定油源,至於原油進口的價格仍要根據市場來定。在東線供應量翻番後,中俄原油管道是擴容還是通過海運彌補管線運能不足是未來要考慮的問題。西線700萬噸原油進口有利於為後發的中西部地區提供能源支持。而中俄合資天津煉廠每年910萬噸原油供應量的明確,也體現了俄羅斯對進入中國下游市場的渴望。
馮玉軍認為,中俄油氣合作已從簡單的能源貿易進入共同開發階段。雙方上中下游一體化的合作,有利於實現更加緊密的利益捆綁,對於結合雙方優勢大有好處。
此次中石油集團董事長周吉平還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舉行會談,雙方就簽署東線天然氣管道合作項目框架協議和西線供氣一體化合作項目等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共同加快進度儘快取得成果。
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是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區,擁有俄85%的天然氣儲量。王震說,當前中俄天然氣管道談判最大的分歧在於價格,參與俄羅斯天然氣上游領域,有利於雙方在價格談判上取得突破,是此次中俄合作的一個亮點。
馮玉軍說,中俄天然氣價格談判的差距正在縮小,一方面中國正在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另一方面,今年以來俄羅斯對歐天然氣出口價格大幅下跌,中俄天然氣管線達成協定的可能性在增強。
王震說,不僅在油氣領域,中俄在煤炭、電力、水資源、核能等方面都有很強的互補性和合作基礎。“儘管中俄雙方有很多的利益共同點,並不能因此低估雙方合作的難度。中俄能源合作應著眼於長遠,要有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