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30日電/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月刊5月號(提前出版)刊文說,1980年的蘇聯電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征服了奧斯卡獎,女主角不屈不撓地自我奮鬥,戰勝了自己。
新華網引述報道,而從中俄軍售的歷史可以看出,莫斯科的確不相信眼淚。沈陽飛機工業集團的殲-11B、殲-15、殲-16戰鬥機的出現,已經讓莫斯科流過一次眼淚,但擦幹眼淚之後,莫斯科又敲定了向中國出售蘇-35的協議。
俄自信能保持技術領先
文章說,如果本刊沒有估計錯的話,至多不超過10年,莫斯科的一些人還會因為蘇-35再流一次眼淚。
縱觀蘇-30MK2和蘇-35的購買過程,基本上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戰術,不斷重複,幾乎相同。蘇-30MK2也是率先購買24架,然後加以仿造,成為殲-16,發動機依然主要使用AL-31F。
殲-15的設計師近日聲稱,國產的“太行”發動機已經可以使用,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這一說法基本符合事實。大修間隔時間短、故障率高是這種國產發動機的主要問題。
俄羅斯正是看中了這點才決定出售蘇-35。因為莫斯科認為,再過15年,中國也不可能仿造出117S那樣的高性能發動機。屆時,俄羅斯航空工業界將研製出更好的大推力第五代發動機,因此不怕中國進行仿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