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台北7月4日電/ 為廣納民進黨內多元意見、擴大整合對中政策的分歧,由蘇貞昌主導的首場華山會議今將登場。未來這九場“華山論劍”能為民進黨的中國政策激盪出什麼新思維?黨內外高度關注。在堅守台灣主體性的大原則下,民進黨要如何整合全黨面對、了解中國,並擬定務實政策方針,將是蘇貞昌不小的考驗。
台灣自由時報報道,長期以來,民進黨被藍營的大量文宣形塑成“鎖國”、反中,當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要主動凝聚對中政策,蘇貞昌更宣示以積極自信的態度面對中國後,反對黨已踏出第一步,要擺脫外界對民進黨“逢中必反”的刻板印象。
不過,當民進黨要整合對中政策時,內部的矛盾也隱然浮現。對於重返執政的策略,黨內有一派認為要全面強化兩岸問題的因應;另一派則認為兩岸問題不是關鍵。獨派系統的游錫堃,與倡議“憲法各表”的謝長廷,兩人的中國政策見解即南轅北轍,蘇貞昌不僅要巧妙維繫游謝的黨內權力平衡關係,更需在中國政策整合上扮演“桶箍”的角色。
民進黨激盪中國政策的新思維,重點在於如何找出未來應對兩岸問題的策略與方法,在台灣主體性的大前提思考下,民進黨不必也不太可能調整黨的基本綱領,關起門來討論政策則盡可能大鳴大放,從這個角度來看,邀沈富雄加入討論,不妨可正面看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