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6日電/中國上半年GDP增速7.6%,第二季度增速7.5%,後面一個指標創了1990年以來的新低。這大體符合人們對經濟形勢的預期,一些外媒昨天對中國經濟走勢做了悲觀的評估,這種近來反覆出現的唱衰聲暫未對國內輿論產生太大影響。
環球時報今天社評說,7.5%的數字“不太好看”,但它“實事求是”成分很高,與中央宏觀經濟政策的對應率也較高。中國看來真的在告別排山倒海般的高速增長期,開始向更重質量的相對高增長期過渡。從實際設計上說,那應是一個與自己的過去比“慢了”,但在世界上“仍挺快”的可持續發展期。
這樣的發展期沒什麼不好。它會帶來一些變化,最重要的是社會能適應這些變化,對新的發展節奏達成堅定共識。
GDP增速放緩對國家戰略沒什麼影響。7%左右的增速足以實現到2020年GDP翻兩番的目標,更能促進轉方式、調結構。過快的增速將帶來資源和生態等一系列壓力,越來越多的分析顯示,它帶給中國綜合進步的難題反而多於好處。
從中國崛起的角度說,中國經濟總量早幾年或者晚幾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不是需要刻意追求、用協調其他工作力保的目標。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位置的上升應是自然過程,國內發展與改革的有序推進更重要,也更實惠。
由於經濟發展快是中共執政的突出成就,有人擔心增長慢了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這是個潛在的問題,但7%的增長在世界範圍內仍很耀眼,只要中國的增長保持在較快的行列,中國政治體制對於發展的優越性就一目了然。從目前看,輿論對增長放緩大多持理解態度,將經濟數據做政治上借題發揮的傾向並不明顯。
最大的考驗大概來自於就業。經濟增速慢了,就業機會、尤其是高薪就業機會就將暫時減少,國家需要有辦法對這一情況進行對衝。需要看到,經濟增速過高帶來的就業並不穩定,它們往往同重複建設、產能過剩等相聯繫。那部分無效增長帶來的財富最終都會通過各種金融方式蒸發,讓人們空歡喜一場。因此我們應當促就業的長期質量,促民間財富的長期保值增值,就業的調整應納入這一宏觀調控。
增長速度放緩,中國人保持了總體上的冷靜和理性。但也要清楚,雖然快慢都有問題,高增長更容易掩蓋或麻醉痛苦,增長慢了則容易讓問題變得急迫,導致意外爆發。比如輿論抱怨“增長過快”和議論“下行壓力”,心態都不太一樣。
因此最重要的還是長久的信心問題。目前輿論對增長放緩的理解未必會是穩定的,隨著言論越來越開放,反向意見的出現已是規律,對增長放緩導致問題的大規模炒作很可能在未來出現。中國這些年的主要政策大多經歷了輿論的洗禮,調結構也恐難以指望永得一帆風順的待遇。
需要扎扎實實將增長放緩的過程做好,對其在民生領域有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高度重視,及時排解。此外政府要加大與輿論的溝通,讓民眾真正了解調結構對於他們的長遠利益,讓社會清楚增長放緩並非“低增長”,更非中國經濟的“一蹶不振”,穩增長仍是國家的基本政策。中國經濟有城鎮化的強大推力,長期較快增長的大格局有著堅實保障。
適應力是信心的一部分。要實現社會心理朝著7%左右經濟增速的平穩過渡,讓人們適應它,習慣它,從中看到國家的美好未來以及個人的各種機會,中國的轉方式、調結構就真正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