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7月30日,國土部公布上半年國土資源有關統計數據,房地產用地供應8.24萬公頃,同比增長38.2%,大幅高於近五年同期水平。
與此同時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土地出讓合同價款已高達1.7萬億元,增幅達77.3%,亦創歷史新高,其中房地產用地出讓價款同比增幅超過高達90%。
“土地供應是住房供給的基礎,並被認為是抑制地價、房價的有效手段”,國土部法律中心主任孫英輝表示,目前地產對流動性的依賴進一步降低,加上土地供給剛性制約,單純依靠擴大土地供應抑制地價房價已不可能。
另外,孫英輝認為,從上半年地方財政收支看,扣除中央轉移支付,部分省份已出現收不抵支情況。地方政府大規模集中推出土地和利用土地大量融資,積累財政金融風險,也加大了房地產調控難度。
單純依靠擴大土地供應抑制地價
由於房地產調控的延續,過去三年的土地供應計劃均未完成,但在今年上半年出現“逆轉”。
根據國土部發布的上半年數據,上半年全國房地產用地供應8.24萬公頃,同比增加38.8%,完成了年度15.08萬公頃的54.64%,達到今年來新高。
“今年以來,各地加快住房用地供給,31個省份中僅4個住宅推地量低於去年同期,其餘27個推地量均高於去年同期,北京的推地量同比上漲267%,浙江上漲121%,江西上漲99%,”孫英輝表示。
不僅土地供應量增加,且地價也隨著水漲船高。來源於國土部數據,上半年,我國主要城市地價總體水平連續上漲,重點監測城市中二季度居住地價格4799元/平方米,同比增長6.13%,環比增長2.06%。
上海良玉投資總經理郭玉良表示,地方政府的土地饑渴營銷,的確能“吊”開發商胃口,推漲地價,在土地財政的背景下,土地供應增加,並不代表地方政府會在地價上讓利,地方政府在推地之初,底價定的就不低。
另外,“重點城市土地供應不足亦是事實,推出好地後,開發商拿地也更為迫切,”郭玉良如是表示。
孫英輝也認為,目前地產對流動性的依賴進一步降低,加上土地供給剛性制約,單純依靠擴大土地供應抑制地價房價已不可能。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認為,地價上來了,也將對房價上漲產生壓力,在朱中一看來,土地的政策將是影響今後房地產市場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怎麼完善需要認真的研究。
據其透露,中房協向中央政府建議,地方政府把土地的供應跟住房的供應計劃掛鈎,把穩定房價的目標跟地價銜接起來,否則,“天價地王”頻頻出現,不利於市場的發展
全國賣地高達1.7萬億
在上半年土地市場“量價齊漲”的背景下,全國上半年的賣地金額也處於歷史高位,為1.7萬億,增幅達77.3%。
黃金灣投資集團董事長申威認為,較為火熱的土地市場將會持續到下半年,一般而言,每年的三四季度才是推地高峰。
與此同時,申威表示,在地方債務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土地收入成為地方還債的一個重要來源,在國內經濟增長仍然較緩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市場平衡財政收支的客觀需求仍然較強。
來源於國家審計署的消息,第二次全國性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將於8月開展。據此,本次審計將摸清全國政府性債務“詳單”。
國家審計署發布的《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顯示,2012年底,4個省本級、17個省會城市本級地區有55%的債務承諾以土地收入償還。
“地方政府償債期將近,部分地方依靠賣地平衡財政收支的客觀需求仍然較強,”申威稱,照此來看,今年全國賣地收入或將超過3億。
值得一提的是,孫英輝介紹,在土地市場整體形勢不錯的情況下,土地市場也呈現“一線供給不足和三、四線供應過量”的分化特征,即所謂的“空城”“鬼城”與“天價地”“地王”並存的局面,開發商也亦從二、三線城市向一線城市“回歸”。
在依靠土地財政平衡地方財政收入的客觀背景下,申威認為,下半年,土地市場的分化,也將直接體現在地方債務審計賬單上。
(來源:中國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