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東京如何防城市內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15 11:39:01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日本從19世紀末開始修建近代意義的下水設施,也曾因為下水管道系統的落後經常遭遇城市內澇。1962年,東京成立下水道局,專門負責城市排水管道。近年來,為提升排水能力,下水道局每年的預算里僅用於市區下水道建設和維護的費用就折合人民幣200多億。除硬件維護,下水道局從1985年起,用了15年時間,將整個東京的公用下水道埋設狀況進行信息化,包括管道的完成圖及建設年份、管道物料、管道的位置、深度、尺寸和行水位、沙井的位置及編號等等。這些詳細資料統稱為《下水道台帳》,並公布在東京下水道局的官方網站上,供公眾查閱。

  除下水道外,東京都內本身就有不少河道可以排水,但東京仍然是幾乎利用一切手段增加城市蓄水能力。東京的城市浸水對策要求綠地、停車場、學校操場、樓間空地等高程比地面低半米左右,方便下雨時臨時蓄水,對開發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建築要求必須建設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對城市河道旁的公園,要求人工開挖多功能游水池,以分流雨水。

  空地一時蓄水能力相當有限,而城市化讓水泥等硬化面積阻隔了雨水滲入地面,只能進入城市下水道系統,增大了下水道的壓力。於是東京又想盡辦法增加地面滲透性,比如改用透水瀝青等新材料鋪設馬路、人行道或其他路面,讓雨水可以直接滲入地下,避免在路面匯聚。另外為加快雨水滲漏,還在建築物的周圍埋設滲透管等,外面用表面帶空的管道,中間灌入砂石,吸收積水,也起到緩衝作用。

  因城市空間有限,東京尤其注重地下蓄水池的建設,從80年代起就建設大大小小的地下蓄水池,既有廣場、公園、大型建築物等下方的專門蓄水池,也有包括有數萬立方米蓄水能力的地下調節池。這種地下調節池被稱為地下河川,屬於下水道體系,其實就是用巨大的下水管道做儲水用。以東京環狀7號線公路地下調節池為例,該調節池位於東京曾經的水患重災區神田川流域下面,87年動工共建設了15年,前後投入1030億日元,位於地下50米的管道直徑為12.5米,長約4.5公里,蓄水能力可達54萬立方米。

  當東京都本身不足以排出大量蓄水時,將依賴更重量級的分洪排水管道,這個綜合性的工程就是首都圈外圍排水系統。投資2400億日元,日本國土交通省耗時14年建成了這個號稱世界最大的下水道排水系統,其全長6.3公里,包含5根直徑30米、深60米用管道聯通的竪井和1個調壓水槽,系統總儲水量達67萬立方米,最高可以每秒200立方米的速度排出洪水。其中這個調壓水槽是由59根高18米寬7米的大柱子撐起的一個巨大地下空間,因場面壯觀被參觀者廣譽為“地下宮殿”。

  近年來東京的暴雨量呈逐漸增多趨勢,因此為了預防無法預測的災害,東京同時在完善防災應急系統。比如在東京都內,建設局設置了幾十個河道水位和降雨量監測器,數據每5分鐘更新一次,還配有詳細的解釋說明。下水道局1988年投入使用的東京降雨信息系統“東京Amesh”,可以模擬預測和統計各種降雨數據,並進行各地的排水調度。當城市突降暴雨,民眾可以通過電腦和手機隨時了解到險情,還可以通過小區配備的災情警報系統,進行緊急疏散或避難。

  (作者:玉米 來源:中國青年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