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閩台關係研究中心廖中武。(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西寧7月24日電(記者 林艷)由全國台灣研究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共同舉辦的“第二十三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於7月21日至25日在青海西寧召開,在22日的小組討論上,中共福建省委黨校、福建行政學院閩台關係研究中心廖中武博士指出,目前在兩岸交流中,文化議題往往被邊緣化,然而文化議題卻有著不同於政治、經濟的強大力量,所以如何鞏固和加強兩岸文化交流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廖中武稱,相較而言,兩岸經濟交流有ECFA(即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做保障,文化交流領域一直缺乏一個雙向穩定的交流機制與主要平台,大陸的“文化搭台、經貿唱戲”最後往往變成只談經貿,文化議題常常被邊緣化。2013年以來,兩岸各界多次呼籲建立兩岸文化和教育合作的框架性機制,包括可以適時探討和商簽兩岸科技合作協議、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合作機制等具體性協議。兩岸要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必須依賴於機制建設,在“一中框架”架構和長效機制下開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又將其成果反推和完善機制建設。但兩岸文化交流機制不同與政治、經濟、軍事交流等方面,自有其特點。
就鞏固和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廖中武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形成包容性交流機制,通過多層面框架式交流,紆解兩岸文化交流不適症。
廖中武稱,目前兩岸在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制度等方面都存在著明顯的不同,社會化的過程也存在差異,導致兩岸民眾思想觀念存在差異。兩岸從1949年起分治,隨即陷入國共內戰體制,在“共匪”與“蔣幫”的教育下,彼此對對方的經驗是陌生甚至對立的,政治方面的對峙使得兩岸在政治認同上產生隔閡。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Max•Weber)認為政治認同是政治成員對“統治權力的信仰”。由於文化的差異,泛化到政治文化方面,使得台灣不少民眾產生“恐共”甚至“反中”心理。而在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期,強調“台灣主體意識”以凸顯台灣優勢來“去中國化”,更是造成台灣民眾對文化認同的混亂和偏失。以往大陸強調“一中原則”,台灣方面認為會被大陸“口頭吞並”而加以排斥,這種反應具有政治上的考量,而如今運用“一中框架”模式來推動兩岸文化交流,使得兩岸可以從傳統的歷時性文化方面去尋找共同點,建構共同的史觀認知,形成“大一中認知”。也正由於兩岸的歷史歷程不同、社會發展軌跡差異導致兩岸歷時性文化出現差異,這需要兩岸通過不斷的交流產生共時性文化來紆解,並由此建構起同時代的共同社會經歷和認知,為兩岸統一奠定文化心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