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 |
中評社廈門9月24日電(記者 鄧冠英)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副教授陳星9月22日出席“第五屆台灣研究新跨越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觀點指出,兩岸關係中的“政治不穩態”,包括島內的“政治不穩態”與兩岸關係的“不穩態”,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產生的影響既深且巨。
陳星表示,國民黨與民進黨行為能力的不均衡性所形成的島內“政治不穩態”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的最顯著的問題。他說,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快速發展,但是這種快速發展的勢頭卻不斷遭到來自民進黨的反制。在兩岸相關協議的簽署問題上民進黨不斷杯葛,力圖遏制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的進程。國民黨雖然有執政之利同時又有“立法院”的多數優勢,在兩岸關係制度化的過程中卻蝸行牛步,特別是在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之後,國民黨基本上已經無法抵擋來自民進黨反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的攻擊。
陳星說,國民黨這種行為能力的低下主要是由三個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國民黨內部的不團結。國民黨自執政以來內部逐步渙散,馬英九無法成功凝聚起內部支持,該黨在台灣政壇的戰鬥力因此逐漸被削弱;二是在兩岸政策訴求方面長期受到民進黨“台獨”話語的壓制,已經不敢再提國家統一的訴求,兩岸互動問題上受民進黨的牽制極大;三是在社會聯結方面明顯落後於國民黨,一旦民進黨利用社會力量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展開狙擊,國民黨就顯得束手無策。這種行為能力的不均衡導致了島內的“政治不穩態”,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化產生了一定的牽製作用。
陳星說,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的核心問題是兩岸政治關係的突破以及制度化,這是解決兩岸歷史遺留問題,加速兩岸互動模式向良性化發展並實現制度化的重要前提。但是在目前情況下這個問題顯然是短期內無法觸及也不可能解決的問題。目前兩岸均堅守的“九二共識”事實上還是保持著一種“模糊的清晰”,即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內涵不作爭論,而是聚焦於解決兩岸均比較關注的民生議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其實有一定的脆弱性,如果不能在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並賦予和平發展制度化以更高的價值訴求,和平發展制度化本身也很難行穩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