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雲:從日本大選看發達國家民主制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2-17 10:53:39


  中評社香港12月17日電/12月14日的日本大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大獲全勝當選,在意料之中,並沒有懸念。這個結果並不表示民眾對於過去兩年“安倍經濟學”的高度滿意,更多是沒有其他選項以及對今後經濟改善的期待。我們觀察日本大選不能只是停留在結果上,而要透過日本的案例看到發達國家民主制面臨的困境。經濟全球化與政治本地化悖論

  2012年12月,安倍再度當選日本首相的原因在於日本民眾認為“安倍經濟學”能夠帶來工資增加和就業增加。從宏觀的層面來說,日本面臨如何在新的國際經濟新形勢下迎接全球化挑戰,增強國家的國際競爭力,讓經濟恢復活力。然而,當我們仔細分析安倍過去兩年的經濟政策,可以看出更多的不是應對經濟全球化挑戰,而是政治本地化的反映。

  “安倍經濟學”有三支箭——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結構改革。在貨幣政策方面,日本銀行總裁黑田採取了非正統的大量增加貨幣供應量和幾乎全部購進日本政府國債的辦法,保證了日本國債利率的低水平,同時帶來了日元的貶值,前一個結果是維持了日本政府融資的低成本和股票價格上漲;第二個結果是日元匯率從兩年前的1美元兌換80日元到現在120日元,讓豐田這樣的出口大企業獲得了歷史上最高的收益額。

  在財政政策方面,安倍在2013年度設立了10萬億日元的補充預算,用于公共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度為5萬億日元,現在失業率是17年來的最低水平3.5%,在建築業、醫療和物流方面出現了人手不足。上述兩支箭看上去似乎達到了安倍所說的建設一個“強大日本”的目標,然而更加細微地審視則會得出複雜的結果。

  民眾對於“安倍經濟學”的評價似乎同政府完全不同,《日本經濟新聞》在11月21日至23日進行的輿論調查顯示,對於消費稅提高延遲到2017年4月讚成為51%,反對為36%,認為經濟景氣變好僅為16%,沒有實際感覺高達75%,44%對於“安倍經濟學”帶來經濟恢復和工資增加表示期待,不期待為49%。

  之前《朝日新聞》的調查則顯示安倍的支持率跌至39%,首次跌破40%。誠然,宏觀經濟政策的結果與民眾的感受有時間性的,即使如此絕大多數人回答沒有感到經濟好轉仍然值得深思。貨幣政策雖然讓五分之一的日本人(股民)感到了興奮,出口為主的大企業也在多年來實現了年終分紅增加,但是日元貶值讓普通家庭的收入停滯,相反由於進口商品貴了生活成本增加。從數據上看就業增加,但集中在低收入和非固定工種,目前日本的勞動力中40%是非固定工作機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