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香港立法會今日開始辯論普選特首決議案,首次發出黃色警示讓警察駐場加強保安。警方日前破獲一個懷疑製造爆炸品的反對政改組織,但是仍然有其他激進組織蠢蠢欲動。
星島日報今天社論指出,立法會大樓外聚集了支持和反對政改方案的人士,泛民主派政黨呼籲大家避免墮入“群眾鬥群眾”的圈套,並指無論施暴者或計劃作出暴力行為的人持甚麼政治立場,泛民都會對暴力行為予以最強烈的譴責。
向來堅持和平示威的市民會引為警惕,但是激進分子只會當作耳邊風,他們會否有所動作,考慮因素主要是現場環境及政改表決結果,是否累積到足夠“民憤”讓他們有機可乘,進行暴力衝擊,甚至爆炸破壞。
違法合理化 佔中開風氣
激進分子鼓吹暴力抗爭有理,感召到部分對社會現狀不滿的青年投身,重要催化劑是為期兩年、標榜公民抗命違法有理的佔領運動。
佔領運動不止包括去年秋冬在金鐘、旺角和銅鑼灣的霸佔道路行動,還包括二○一三年初以來的連串論述和部署,例如政改方案商討日和所謂“民間公投”。這連串推動“公民覺醒”的活動,造就了各方交流大平台和激進分子騎劫運動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為違法抗爭戴上道德光環,提供了理論基礎,廣泛散播。
雖然運動的發起人如“佔中三子”等,聲稱和平非暴力,甚至為運動冠上“愛與和平”之名,可是運動逐步被激進分子騎劫,憤恨情緒瀰漫,而把違法行動合理化的論述,更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被一些激進人士進一步合理化暴力抗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