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近兩個月來,北京有多所幼兒園、小學的多名學生出現流鼻血、咳嗽、出疹子、凝血功能異常等症狀,家長們懷疑“禍首”是塑膠跑道。爭議並非僅限北京一地,去年以來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遼寧、四川等省市均出現了疑似校園“毒跑道”案例。除深圳的案例外,絕大多數疑似的“毒跑道”檢測結果均為合格。在“合格”背後,卻有諸多疑問待解。
孩子們身體的異常反應如何解釋?符合國標是否等於安全?體檢發現異常的孩子誰來負責?昨日,《合成材料跑道面層》(GB/T14833-2011)起草人之一、中國環保協會理事師建華,四川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王斌,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鵬,武警總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師孫鯤,北京聖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優銀就相關問題接受了人民網記者採訪。
疑問1、為什麼出現問題的都是幼兒園和小學?初高中和大學塑膠跑道沒問題?還是高年級學生抵抗力強?
師建華:學校的場地越小、周圍空氣流通狀況越差,有害氣體的揮發消散就越慢。相比較初高中生和大學生來說,小學生和幼兒的身體抵抗力更差、活動範圍更小、活動場所固定且時間長。同時,越接近跑道的地面有害物質的密度越大,因此年齡越小、身高越低的孩子更容易受到影響。
疑問2、符合國家標準等於安全嗎?
王斌:“符合國家標準”並不等同於“對人體無害”。國家標準規定了塑膠跑道成品中的有害物質限量,這一標準所涵蓋有害物質指標是有限的。如果在鋪建跑道的過程中添加了一些本不該出現在塑膠跑道中的化學成分,這些物質很可能不在國家標準的檢驗指標範圍內。那麼即使符合國家標準,也不代表塑膠跑道成品對人體是無害的。
國家標準需要不斷地與時俱進,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改進。但這可能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在新的國家標準出台之前,各地根據需要建立自己的檢測標準也是可行的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