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9月2日電/“中國的高鐵交通真是太方便了!”加拿大女孩塔拉在杭州蕭山一家英語培訓機構工作,週末到南京朋友家玩,當日就可以搭乘高鐵回家,單程只要一個多小時。
新華社報道,隨著高鐵網絡日益完善,長三角短途出行實現了高鐵公交化、通勤化,在較繁忙的客運大站,南京南站平均一天停靠430趟高鐵動車。
由於高鐵快捷、準點的出行方式使得“同城效應”改變了長三角地區旅客的生活方式、時空觀念和置業理念。工作、生活在不同城市的“候鳥族”數量不斷增加。比如,上海一些上班族並不居住在上海,而是住在昆山,每天搭乘高鐵從昆山到上海再轉乘地鐵上班。記者了解到,乘坐高鐵從昆山南至上海站和上海虹橋站分別僅需21分鐘和18分鐘,乘高鐵甚至比住在上海開車上班的同事還要快。
乘坐高鐵出遊、探親更成為一種時尚。今年為期62天的鐵路暑運至8月31日圓滿收官,地處長三角的上海鐵路局發送旅客1.0617億人,同比增長12.6%,日均發送旅客171.3萬人,佔全國暑運鐵路旅客發送量近五分之一。
便捷的高鐵網絡並非一日建成。自2010年起,長三角高鐵網絡建設進入“加速度”模式。2010年7月,滬寧城際開通運營,上海、江蘇“2小時交通圈”正式形成。同年10月,滬杭高鐵開通運營,從根本上緩解了滬杭交通走廊運輸緊張狀況,形成“1—2小時的交通圈和經濟圈”,實現上海、浙江主要城市的“同城效應”。2013年7月,寧杭、杭甬高鐵同步開通,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城市的“高鐵都市圈”正式形成。
截至“十二五”末,管轄長三角地區的上海鐵路局的高鐵運營里程達到3250公里,佔全國高鐵總里程的六分之一多,先後有滬寧、滬杭、京滬、合蚌、寧杭、杭甬、杭長、合福、寧安等13條高速鐵路投入運營,長三角地區高速鐵路佈局成網,拉近了城市間的時空距離。
高速便捷的高鐵交通造就出一批以現代化高鐵站為依託的綜合交通樞紐和新型商務區。作為上海“創新驅動發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載體,上海虹橋商務區區位優勢獨特、交通優勢明顯。從高鐵站步行至虹橋商務區只需要7分鐘,坐高鐵從虹橋到長三角地區的16個核心區城市,只需要0.5—3個小時,大大降低了入駐企業的商務成本。區位、交通等多項優勢疊加吸引大量企業湧入,歐美跨國公司、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選擇落戶上海虹橋商務區。
日益細密的長三角高鐵網絡還在不斷優化。今年5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為優化提升長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能力,更好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長三角地區還將不斷增強京滬、滬寧、滬杭、寧杭等既有鐵路城際客運功能,完善城際鐵路交通網絡建設和運營。
高鐵網絡有助於長三角地區形成協同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的產業體系,推動了上海的高端知識型服務業,杭州的現代商務休閒、文化創意等產業,寧波的現代物流商貿和電子商務為主的商貿產業,以及蘇州、無錫、常州等具有區域特色的新型製造業產業的發展。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長三角地區正在向建設面向全球、輻射亞太、引領全國的世界級城市群穩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