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4日電/目前,快遞包裝過度、循環利用率低等現象普遍存在,給環境帶來沉重負擔。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從國家層面到相關企業都已開始行動,採取了研發可降解材料、促進包裝循環利用等措施。不過,包裝標準滯後、回收循環較難、環保意識不足,仍是三大瓶頸。綠色包裝破局,有待政府、企業、消費者形成強大合力。
一袋1300毫升的洗衣液,包兩層氣泡袋、卷兩圈膠帶,加上氣泡枕放入紙箱,再在紙箱上卷四圈膠帶作井字形固定。這是近日記者在浙江寧波某快遞倉庫看到的打包場景。
今年8月,國家郵政局出台《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剛剛過去的“雙11”,是方案出台後對快遞行業的首次大考。儘管已採取了一些措施,但快遞過度包裝的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緩解。隨著網購井噴而來的天量快遞包裝,正給環境帶來難以承受的負擔。
快遞包裝五花大綁,兩盒化妝品要纏五六層膠帶
家住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的李民峰這兩天收了5個快遞,拆開的包裝袋、包裝箱體積是所買東西的兩三倍。李民峰說,“膠帶纏得多,泡沫塑料放得多,茶具沒有磕碰,這得給好評!”
陳宏在杭州做韓國化妝品代購生意。走進她的工作點,倉庫裡放著大量膠帶、包裝箱以及充氣袋。只見她先在快遞箱裡放一層泡沫紙,再用充氣袋將兩盒化妝品包裹起來纏上一層膠帶,之後墊上一層泡沫紙放進箱中,接著將揉成一團的報紙塞進去填滿空隙,最後用膠帶在四周纏了五圈。“快遞小哥經常將快遞扔來扔去地送貨,在包裝上,我們必須舍得花錢。”陳宏說。
1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數據,今年“雙11”主要電商企業快遞訂單量達到3.5億,同比增長59%。根據此前預測,2016年我國將產生300億個快遞包裹,到2018年將達500億個包裹。與此同時,快遞包裝回收情況卻不樂觀。
“快遞盒子留著太占地方,大部分都當垃圾扔了。”李民峰說,小區裡大家基本都這麼幹。據統計,我國目前快遞紙箱回收率不到20%,包括透明膠帶、空氣囊、塑料袋等在內的包裝物,大部分被送進垃圾場填埋,這些包裝的主要原料為聚氯乙烯,需上百年才能降解;如果焚燒,則會產生大量污染物。
環保包裝成業內新寵,細微減量能節省大量耗材
面對如此巨大的浪費和污染,業內人士呼籲:重視快遞行業的包裝綠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