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8日電/工信部17日公布了《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規劃》確定了未來5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規模的目標:到2020年,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 ,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
據悉,《規劃》編制歷時一年半,徵求了10多位院士、幾十家企業、上百位專家的意見,數易其稿。
在分析總結產業發展現狀及形勢的基礎上,《規劃》圍繞“強化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能力”一個核心、“推動數據開放與共享、加強技術產品研發、深化應用創新”三大重點,完善“發展環境和安全保障能力”兩個支撐,打造一個“數據、技術、應用與安全協同發展的自主產業生態體系”,提升我國對大數據的“資源掌控、技術支撐和價值挖掘”三大能力。具體設置了7項重點任務、8個重點工程以及5個方面的保障措施。
DT大數據產業創新研究院院長、 中關村 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新河告訴記者,過去30年的IT(信息技術)產業,可以認為是信息化1.0。未來幾十年堪稱IT核心產業的大數據產業,主要是DT(數據處理技術)驅動的智能化,可以認為是信息化2.0。它表現為智能化製造、智能化產品、智能化經營和智能化服務,比如大數據驅動的機器故障預測、大數據驅動的數據營銷等。
2015年,中國大數據產業收入約2800億元。《規劃》提出,到2020年,大數據產業年均複合增長率30%左右。陳新河認為,大數據應用已經很廣泛,這個增長率並不高。
《規劃》提出,要建設10-15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創建一批大數據產業集聚區,形成若干大數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2批8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分別是我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州省,以及第二批7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2個跨區域類綜合試驗區(京津冀、珠江三角洲)、4個區域示範類綜合試驗區(上海市、河南省、重慶市、沈陽市)、一個大數據基礎設施統籌發展類綜合試驗區(內蒙古)。
(來源: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