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日電/1月24日,臘月二十七。到了年根,沈陽沈北新區曙光村服務站站長郭穎還在忙個不停。“村裡在韓國打工的村民,有不少都回來了,得抓緊去給他們辦醫保報銷等手續。”
曙光村是朝鮮族聚集村,很多人不太會講漢語。平時涉及到辦理醫療、養老保險、就業等手續,都是郭穎幫著辦。
“前不久,我老頭去世後,我把存折密碼給忘了,糧食直補錢取不出來。”李鳳玉老人一邊比劃一邊說,“多虧了小郭開著自家車,帶著我上街道給老伴兒開死亡證明、夫妻關係證明,又去跑銀行,來回折騰好幾次。”
小郭其實不小了。進村前是沈北新區民政局基層科的科長,之前還當過多年區敬老院的院長。2016年1月,郭穎來到曙光村擔任服務站站長,雖然還是科級,但一下就從“領導”變成了幾百號老人的“小棉襖”。
科長為何進了村?“一是來補補課,一直在機關工作,對基層情況不夠了解;二是覺得組織也是知人善任,我在敬老院幹過,伺候老人我在行,曙光村留守老人也多。”郭穎說。
2014年以來,沈北新區大膽進行改革,讓浮在機關裡的幹部下沉到城市社區和農村服務群眾的第一線。農村服務站主要職能是幫村民代辦各種手續,服務村裡的大事小情,服務站站長還兼任村黨組織副書記,為村裡謀劃發展路子、出主意、解決各種難題。
沈北新區把幾個相鄰社區合併成大社區,在社區建立服務站,同時把就業證、醫保報銷、生育指標等139項本來在區或街道辦理的職權,下放給社區,符合條件的當場直接辦理。
社區大了,服務功能多了,百姓辦事自然方便了。“正良社區現在一共26人,比原來多了12人。”道義街道正良社區黨委書記兼服務站站長張玲說,“我們一年為村民辦了8000多件事兒,這些以往都得去區、街道來回跑。”而“上級”道義街道現在就剩下30多號人和4個科室,減少了7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