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分析:印度洋為何成為中國大洋科考前沿陣地
http://www.CRNTT.com   2018-01-07 16:05:05


  中評社香港1月7日電/穿越馬六甲海峽、航經安達曼海,正在執行中國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聯合考察任務的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號科考船6日駛入印度洋。

  新華社報道,浩瀚的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也是中國大洋科考的前沿陣地。印度洋的魅力何在?為何吸引了中國海洋科學工作者的關注?

  這是因為印度洋“很年輕”。據中巴首次北印度洋聯合考察首席科學家林間介紹,在地質年代上,印度洋是地球上最年輕的大洋。根據板塊構造理論,印度洋是在大約1.8億年前南半球岡瓦納大陸解體時,隨著印度板塊“北漂”而形成。其複雜的地質構造,無論對認識現今青藏高原構造,還是地球歷史上板塊演化,乃至地幔柱活動,都具有重要科研意義。

  地球板塊之間發生的推擠、碰撞等是造成地震、海嘯等災難性事件的源頭。自2000年以來,全球因地震引發的10起重大海嘯中,有3起發生在印度洋。蘇門答臘海溝與此次中巴科學家重點考察的莫克蘭俯衝帶,就是北印度洋地震海嘯活動比較活躍的兩個區域。

  在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2004年12月底和2005年3月底發生過8.5級以上的大地震,前者還引發了最大爬高50.9米的大海嘯,造成了歷史上最大的海嘯災難,後者卻只引發了最大4米爬高的海嘯。

  位置相近、震源機制相似的兩次地震,為何引發的海嘯災害完全不同?今後還會不會發生大地震與海嘯,並對瓜達爾港等巴基斯坦沿岸地區造成災難性影響?這些問題都非常值得研究。

  印度洋不僅“年輕氣盛”,還很“特立獨行”。尤其是西南印度洋中脊,因其獨特的“超慢速擴張和傾斜擴張”特徵,近年來已成為地球科學研究的熱點地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