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校屬地擴招”的消息將北大、清華推上了“地域歧視”的風口浪尖。幾個月前,清華、北大曾先後允諾,將在北京地區減少高考招生計劃投放。然而,承諾卻與現實大相徑庭,有報道稱,清華今年在京總擴招達45.3%,北大今年在京第一批次擴招達33.6%。
對此,北大和清華都進行了回應。據北大招生辦公室介紹,北大在京第一批次錄取學生223人,比計劃人數多了3人,擴招比例為1.36%;而清華的解釋則是,“媒體所說的45.3%,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統招的擴招,它既包括高考文理科統招批次的擴招,也包括了小語種、降分錄取的自主生、文藝特長生、體育特長生、體育高水平運動員等”;至於今年在京擴招的原因,是“北京考生報考踴躍,而且生源質量較好”。事實上,2010年,北大也出於“生源質量非常優秀”的原因,在京進行了大規模的擴招,擴招幅度高達44%。從清華的解釋看,擴招45.3%的事實是存在的。而其擴招的理由卻未免叫人生疑:其他地方報考就不踴躍,生源質量就不好?
北大和清華何以有“屬地擴招”的底氣?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北大和清華在屬地的招生規模並不大,只有約10%,不像其他985高校、211院校,在當地的招生比例接近甚至超過30%——這是教育部劃定的部屬高校在地方招生比例的 “紅線”。二是高校有“追加指標”,可自主地根據各地的生源情況,調撥計劃,在京擴招就是通過追加計劃實現的——在公布招生計劃時低一些,隨後在招生錄取時再增加;三是對於增加屬地計劃,當地政府和老百姓當然是十分歡迎的,有了這樣的“力挺”,北大和清華甚至在當地的招生宣傳中,明確告訴考生報考機會增加。至於學校列出的“生源質量好”的理由,恐怕與學校的“地方情結”有關,從學生的管理、就業等多個角度考慮,若增加外地生源,學校的幫困助學難度、就業難度不免也要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