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五年因環保問題而引發的九起群體性事件 |
寧波PX項目的這一幕讓人們不難想起,2007年廈門PX項目因市民反對以及政協委員建言搬遷,導致政府宣布暫停工程,並創下了公眾與政府博弈成功的經典案例的事件。同時,2011年,由於受強熱帶風暴“梅花”的影響,大連福佳大化石油化工有限公司PX項目防波堤發生潰壩引發的群體性事件。針對PX項目的是是非非因為涉及到公共安全和環境污染而成為一個公眾話題,最終引發民眾“用腳投票”來表達內心的憤慨。
對於PX本身來說,國內充斥著各種專家的言論。這些言論仍舊不能消除公眾對PX項目的疑慮。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PX定義為“第三組致癌物”,即現有的證據不能證明其對人類致癌。從PX項目自身特點出發,其選址的原則有“三近”:離煉油企業近,離下游PTA工廠近,離大江大海近。國家發改委的“規劃”就明確要求:新建PX項目必須以大型煉化廠為依托,並盡量與PTA企業的分布相匹配。但能夠引發質疑的卻正是因為沒有合理的論證渠道和完善的信息傳遞流程。
諸如大連怨聲載道的PX項目,就是過去在以GDP為核心的發展理念指導下,用“神速”的審批速度和建設效率完成的。甚至在有關部門驗收之前,已經開始投入生產。PX帶著原罪出現,環境污染威脅必將伴隨其左右,即使在全球範圍內,這種威脅也一直存在。但污染並非不能控制。如果政府能從立項之初開始行使監管職責,讓立項決策過程透明,讓包括審批、環評等在內的所有本已明文規定的程序不形同虛設,同時,企業若從自身做起,不把環保成本作為可壓縮成本而不斷降低,PX項目未必會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鼠”。
按國際慣例,PX項目應建在遠離城市100公里之外,但是,從廈門PX項目和大連PX項目的選址來看,恰恰是選在臨近市區範圍開建。與廈門PX項目選址一致的是,大連福佳大化PX項目距大連主城區10公里,距大連開發區5公里,距大連灣鎮2公里,距大連最大經適房區0公里。加上專家指出國外PX項目的例子,日本橫濱的PX裝置與居民區僅一路之隔,韓國釜山的PX裝置距市中心4公里,新加坡的裕廊石化區也有PX裝置,距市區約10公里。但專家同樣沒說的是,國外這些PX項目,經過了多麼漫長的研究與論證,擁有什麼程度的安全保證,對環境有沒有造成影響。國內PX項目審批之順利,環保測評通過以及建設、生產之神速,以及在現實考驗面前所體現出來的脆弱防護,都讓國外那些例子失去了說服力。對PX危害的估計不足,以及對處理事故能力過於自信,早晚會導致悲劇,而當悲劇發生時,唯一能寄希望的就是100公里之外的距離了。 |